盱眙中学2013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二
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 )
A.汤姆生 B .道尔顿 C.卢瑟福 D.波尔
2.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管子灌入鼠洞。这是利用了氯气( )
①是黄绿色气体 ②能溶于水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A.③④ B.③⑤ C.① D.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碳的含量居第一位
B.地壳中硅的含量居第二位
C.自然界中存在天然C单质,不存在天然Si单质
D.C、Si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并放出H2
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C.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粉与氯气和氯水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Na、Mg、Al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 铁粉中混有铝粉既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也可以用过量FeCl3充分反应过滤除去
D.常温下,铝制品用浓硫酸或浓硝酸处理过,可耐腐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人们规定的数,没有单位
C.H2的摩尔质量等于NA个H2的质量之和
D.标准状况下,H2的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难溶于水
C. 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D.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9.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中,按稳定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SiH4> PH3>H2S>HCl B.HF>HCl>HBr>HI
C.NH3>PH3>AsH3>HF D.PH3>AsH3> H2S>HCl
1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酸:电离时生成H+的化合物 B.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
C.电解质:物质本身导电性 D.氧化物:化学式中含有氧元素
11.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的同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原电池装置中,一定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在化合物中,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12.下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
A.红磷和白磷 B.甲烷和乙烷 C.和 D.K和K+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4.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 +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15.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X
Y
Z
W
16.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就是非金属氧化物
B.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看是否只含有一种元素
C.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B.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的关系,从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
C.阴极射线、a粒子散射实验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D.铁在NaOH 和 NaNO2混合溶液中发蓝、发黑,使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钢铁腐蚀。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饱和(NH4)2SO4溶液和饱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且原理相同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22.4L,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虽然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SO2不是电解质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光线通过时,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氧气、液氯是单质,氯水、氯化氢、纯碱是化合物。
D.“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涉及物理变化。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1-丁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充分反应后得到3,3-二甲基丁烷。
B.工业生产中用乙醇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乙醇钠,故乙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是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被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学能,物质中的化学能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转化为 热能、光能或电能。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波尔、阿伏伽德罗和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4.镁不仅能在O2中燃烧,它还能在不支持燃烧的氮气、能灭火的CO2中燃烧。与CO2性质相似,镁亦能在SO2和灼热的水蒸气中燃烧,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1)Mg+SO2
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2)Mg+H2O(g)
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25.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判断各瓶注入的液体是什么,将注入液体的编码填入图下方相应的括号中。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水
26.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下列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电极方程式: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应中属于△H<0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B 2.B 3.BC 4.C 5.D 6.D 7.D 8.D 9.B 10.B 11.C 12.A 13.A
14.D 15.B 16.C 17.D 18.B 19.C 20.D 21.C 22.C 23.C
24.(1)①2Mg+SO22MgO+S Mg+SMgS
②Mg在SO2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也产生黄色固体
(2)①Mg+H2O(g) MgO+H2 ②Mg在H2O(g)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25.①B ②A ③C
26.(1)第四周期、第Ⅷ族
(2)8Al+3Fe3O44Al2O3+9Fe
(3) 2Al+2OH-+2H2O=2AlO2-+3H2↑
(4)阳极:3O22--6e-=3O2↑;阴极:2Al3++6e-=2Al
(5)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