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复习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复习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8 07:0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
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
1949年9月
2.地点:
北平
3.主要内容:
①制定并通过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决定国旗、国歌、首都、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历史意义:
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知识点二、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
2.庆典流程: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宣告 五星红旗升起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 礼炮齐鸣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国内
国际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讨论】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民族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改变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提高了国际地位。
知识点三、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
1949年10月1日
2.人物:
阿沛·阿旺晋美
3.主要内容: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4.历史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全国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直接原因)
1.抗美援朝的原因(背景)
知识点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
主要目的:
军队:
司令员:
1950-1953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彭德怀
(1)首战告捷:
(2)五战五捷:
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25日
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2.抗美援朝的经过
敌人的炮弹发射量,最少的10月14日是824发,最多的10月19日为39706发。
——韩国《朝鲜战争》
1952年10月,美国侵略者发动上甘岭战役
这是朝鲜战场的凡尔登。
——克拉克;
上甘岭是肉磨子!
——林彪
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向不足4万平方千米的我军阵地上倾泻近200万颗炸弹和炮弹,使上甘岭化为一片焦土,山头高度被削低2米。志愿军坚守阵地,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浴血上甘岭
1953.7.27美国侵略者被迫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间、标志)
1.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2.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3.意义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自己所学概括抗美援朝的对中国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材料1:“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 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摘录
材料2: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灿烂乐章,对他们来说,韩战代表的不仅是 一场胜利,更重要的在于,它也是新中国的又一次解放,与长期受西方列强压迫的旧中国的彻底决裂。……这场胜利的意义是无法估计的。“
——【美】大卫.哈伯斯坦著《最寒冷的冬天:韩战真相解密》
①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②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3.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4.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5.苏联的援助。
(战争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知识点五、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邱少云(1931—1952年)
四川铜梁人。在潜伏时,为了保证战斗胜利和部队的安全,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黄继光(1930—1952年)
四川中江人。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前进而英勇牺牲。
毛岸英,生于1922年,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在朝鲜战争中战死。彭德怀司令员称其为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现葬于朝鲜平安南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
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回国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知识点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土地改革的原因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文件:
④内容:
⑤特点:
⑥具体做法:
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广大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2.土地改革的概况
具体表现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免除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地租;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结果
4.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 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年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国家赢得独立
1952年 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封建
土地制度
1953年 抗美援朝 战争胜利 提高了
国际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中国实现了(  )
A.全境解放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D
2.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习题检测
A
3.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现象反映人民(  )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B
4.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 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B
5.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A
6.有学者认为,只有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根据该观点,中国改变“恶性循环的命运”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7.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人民代表大会,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协商准备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8.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
A.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新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自主的国家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与这一首歌相对应的宣传标语应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内战,要求和平
A
10.1950年11月,美国骑兵第一师师长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手后,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日本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国民革命军
C
11.“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为了保家卫国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朝鲜统一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A
12.“最令人感到沮丧的是,红色中国人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材料表述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D
13.“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的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
C.中美之间战略大决战  D.阻止美军侵台的战争
A
14.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D
15.土地改革中刘少奇的姐姐被定为地主,刘少奇教育她说:“我当了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如果我当了副主席,你们还在乡下收租吃饭,或者不劳而获,那才是我的耻辱。”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什么阶级被消灭了(  )
A.富农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D
图一
(1)说出材料一中图一文件的主要内容。图二的运动是在什么时间结束的
(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
(2)说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它的指导下,从1950年冬起,全国在新解放区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图二
材料二 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 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 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3)依据材料二,总结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4、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