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压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依靠它与底座之间的磁力悬浮在底座的正上方保持静止,已知地球仪的质量为,底座的质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则底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B. C. D.
2. 如图所示,开始时木块放到图中位置,木块对桌面压力为、压强为;锯断露出桌面的部分,则剩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压强为,则( )
A., B.,
C., D.,
3. 把重为的铁块放在重为的木块上方,接着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如图所示,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 )
A. B. C. D.
4. 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均匀长方体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5. 如图,物体重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B.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
C.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
6. 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按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乙在桌面外的部分沿竖直方向切去,切去的比例为。甲按相同比例沿竖直方向切去,剩余部分甲、乙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压强分别为。关于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7. 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8. 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着不动 B.匍匐前进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9. 如图,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没有陷入雪地,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深陷雪地.原因是芳芳与小明相比( )
A.产生的压力小
B.与雪地接触的面积小
C.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
10. 关于压强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B.受力面积大,压强一定小
C.该公式只适用于计算固体产生的压强
D.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大,压强一定大
11. 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
B.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正比
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大小可能比重力大
12. 如图,、两个密度之比为的实心正方体,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地面对乙图物体的摩擦力更大
B.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
C.甲、乙两种情况的、间相互作用力一样大
D.地面受到的压强相等
13. 一块长为,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使板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移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压强及所受摩擦力分别怎样变化?( )
A.不变、变大、变大 B.变小、变大、不变
C.不变、变大、变小 D.不变、变大、不变
二、 填空题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________,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 如题图所示,甲、乙为两个质量均匀的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高度之比也是,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那么甲、乙的密度之比________,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________,甲、乙所受重力之比__________.
16. 如图所示,机器人的质量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受重力与________是平衡力,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
17. 质量为的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要使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8. 图钉尖端的面积是,钉帽的面积是,用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如图所示,试求:
(1)图钉帽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墙壁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
(2)图钉帽受到的压强和墙壁受到压强分别为多少?
19.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密度、边长的正方体木块.小林用水平推力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和木块前进的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取求:
(1)物体在内,运动的距离;
(2)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请在图丁中,画出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四、实验题
20.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4)图甲、丙、丁中木块对海绵的压强分别为,用等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2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时,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静止时,铅笔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笔尖和笔尾对食指反作用的压力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如果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应对比________(选填“同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形变程度.
(2)采用乙图的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是否合理?答: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因为________.
22. 小明用.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九章压强——压强练习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C C A C B B C D D B D
二、 填空题
14.大于,小于
15.,,
16.支持力
17.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单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
三、 解答题
18.(1),
(2)图钉帽受到的压强为,墙壁受到压强为.
19.(1)物体在内,运动的距离为;
(2)木块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3)如解答所示.
四、 实验探究题
20.()凹陷程度()受力面积()错误
()
21.(1)平衡,相等,同一只手指
(2)不合理,未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2.(1) 形变程度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