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冰壶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并不相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
A.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压力
B.蹬冰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
C.滑行脚的鞋底能减小摩擦
D.滑行脚的鞋底能增大压强
2、如图所示的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A,压强为p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B,压强为pB,则是( )
A.FA︰FB=1︰2 B.pA︰pB=4︰1
C.FA︰FB=2︰1 D.pA︰p B=1︰2
3、下列各实例中,主要属于应用密度知识的是( )
A.中医传统的治疗器械——拔火罐 B.高原地区煮食物时使用高压锅
C.C919客机采用大量轻型复合型材料 D.拦河大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4、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5、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实验
B.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方是真空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低
D.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6、假如河水的密度变为1.8×103 kg/m3,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 B.潜水员在河水中可下潜得更深
C.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 D.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7、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
B.图2中,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
C.图3中,托起水银柱的是大气压
D.图4中,倾斜玻璃管,会使得测量大气压变化
8、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9、在三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不计的A、B、C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酒精、清水、盐水。如图所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为飞机的机翼截面形状示意图。飞机在飞行时,关于机翼的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气流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B.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
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D.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_______,在茶壶中装水至虚线处,水面距壶底0.1米,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帕,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_______水的重力。
2、在某地烧水,水在80℃左右就沸腾了,这是因为当地的气压较______(填“高”或“低”);若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和,它们的密度::3。若将它们沿水平切掉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的压强::15;再次水平切掉相同高度 后剩余部分的压强::1,则::_____。若第三次切掉相同水平高度后,剩余部分的压强:=______。
4、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和同学们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走在盲道上,脚与地面的______减小了,从而增大了______。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若将报纸对折后平铺在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______;若将报纸撕去一半后,平铺在桌面上,则报纸下方的桌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______。
5、小敏在查阅了地球、金星、火星上高度对应大气压强的数据后,进行了列表整理。
地球 金星 火星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105帕)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105帕) 高度 (千米) 大气压强(×105帕)
0 1.01 0 93.02 0 0.0075
5 0.54 5 67.32 5 查询不到
10 0.26 10 47.86 10 查询不到
①根据地球和金星上大气压与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星球上___________。
②由上述结论可推测火星高处的大气压一般会_________7.5×102帕(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有人认为:金星表面的巨大的大气压强是导致生命无法存在的主要原因。对于此种说法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6、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到了十七世纪中期,德国学者做的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压力______(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重力。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A点处压强是______帕。
三、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将如图所示的容器放于水平面上,容器内装入深度为10cm,质量为0.8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自重不计。求(取g=10N/kg):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比较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水的重力大小;
(4)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2、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仅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创造了又一个奇迹。在建造的过程中,用混泥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泥土到火神山医院工地,再用泵车输送到指定地点。混泥土运输车的相关参数如下表:
车辆名称: 东风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空车质量(kg): 25000
公告型号: DFL5251GJBA1 轮胎数(个): 10
罐体搅拌容积(m3): 10 最高车速(km/h): 75
(1)混泥土搅拌运输车满载混泥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运输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2)混泥土搅拌运输车将混泥土送到工地后,如图灌入泵车(俗称天泵)体内,由泵车送到高楼进行浇灌。若泵车的进料口离地2米,将类似流体的混泥土送到11楼的楼面浇灌,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是多少?(假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米)。
3、小刚同学质量为56kg,他可以双手或单手倒立在地面上,每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40cm2。(g取10N/kg)
(1)小刚的重力;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4、如图(a)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底面积为,容器高0.2米,内盛0.15米深的水,水的质量为6千克。
(1)求0.1米深处水的压强p;
(2)现有如图(b)所示的三个物体A、B、C,其质量、底面积、高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选择其中一个放入容器中(物体均能触底),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写出选择的物体并说明理由,求出放入物体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物体 质量(千克) 底面积(平方米) 高度(米)
A 7 0.3
B 6 0.05
C 5 0.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详解】
AB.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但不能减小压力,故AB不符合题意;
CD.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力,但不能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AC.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块完全相同砖块的重力G相等,所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和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故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D.受力面积之比为
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和砖块B对地面压强之比为
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A.拔火罐在使用时,由于燃烧消耗一部分氧气,火罐内部的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所以火罐被压在皮肤上,其原理是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在使用时利用限压阀增大锅内气体压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就会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C.相同体积的轻型复合型材料与其它材料比较,由于轻型复合型材料的密度较小,所以质量较小,适合做C919客机的制作材料,故C符合题意;
D.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由图可知:液体压强p甲<p乙,同时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由此可知液体密度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A错误;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数值,要求玻璃管内是真空,因此水银柱上方没有大气压,故B正确;
C.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故C错误;
D.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A.河水密度增大后,根据知,深度相同时,产生的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拦河大坝依然是“上窄下宽”,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B.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知,在人体能承受的压强一定时,河水密度增大,潜水员可下潜的深度减小,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C.假如河水的密度增大,由和可知,体积相同时,河水的密度增大,河水的质量增大,重力增大,所以提起同体积的河水更费力,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D.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无关,故可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在玻璃管内灌满水是为了排尽管内空气,使测量结果准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把玻璃管倒放入水银槽内时,要等管口浸没在水银内时,松开堵玻璃管口的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测量结果,保证管内液面上方为真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银柱是由大气压托起的,即大气压支持了水银柱使管内液面高出管外液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测量大气压不会变化,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B.已知酒精、清水、盐水质量相等,由G=mg可知,三种液体的重力相同,因为A容器的底小口大,有一部分液体压在侧壁上,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重力,即FAG;故
根据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故A错误,B正确;
CD.因为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液体的重力相同,容器的质量不计,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故CD错误。
故选B。
10、C
【解析】
【详解】
ABC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如题中图,在相同是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连通器 980 大于
【详解】
[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了一个连通器;
[2]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
[3]设茶壶的底面积为S,则茶壶内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为
水的重力为
因为茶壶属于上细下粗形容器,,所以。
2、低 不变
【详解】
[1][2]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时水的沸点只有80℃的原因是当地的气压较低,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原因是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8:6:1 10:9
【详解】
[1]因为甲乙均为圆柱形物体,所以有
由题意可知
整理得
①
由题意可知
整理得
②
由①②解得
所以
[2]由题意可知
4、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
[1] [2]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人感到不舒服。
[3]报纸原来对桌面的压强是,把报纸对折后,报纸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由可得,报纸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倍,即现在的压强为
[4]将报纸撕去一半后,压力减小一半,受力面积也减小一半,由压强的计算公式可得剩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仍为。报纸下方的桌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5、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小于 见解析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在地球和金星上,都是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可得出的结论为,在同一星球上,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2]由上表可知,在火量表面附近大气压强为7.5×102帕,在同一星球上,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可推测火星高处的大气压一般会小于7.5×102帕。
[3]不赞同。由上表可知,金星表面的大气压约等于地球上海面下1000m处的压强,但是海中在此深度仍有生命存在,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6、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 压力作用效果 一定不 9800
【详解】
[1][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液体水银间接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即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也就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4]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用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来表示;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二者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均不同,因此压力一定不是重力。
[5]由图知,A处的深度
A处压强
三、计算题
1、(1)1000Pa;(2)10N;(3)大于;(4)800Pa
【解析】
【详解】
解:(1)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1000Pa×100×10-4m2=10N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当容器上方与下方粗细相同时,容器的体积为
由图可知容器上小下大,所以容器体积和容器中水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所以
水的重力为
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大小。
(4)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0N;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4)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为800Pa。
2、(1)2.5×106Pa;(2)7×105Pa
【解析】
【详解】
解:(1)地面受到的压力
地面受到的压强
(2)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为
答:(1)混泥土搅拌运输车满载混泥土后,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6Pa;
(2)泵车提供的压强至少是7×105Pa。
3、(1)560N;(2)2×104Pa
【解析】
【详解】
解:(1)小刚的重力为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1)小刚的重力是560N;
(2)小刚双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104Pa。
4、(1)980Pa;(2)C物体,理由见解析,2450Pa
【解析】
【详解】
解:(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
(2)将C物体竖放入容器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ρ和g不变,当最大时,达到最大。
水的体积
若将物体A竖放入容器
因此
故水不溢出;
若将物体B竖放入容器
因
故水不溢出;
若将物体C竖放入容器
因此
故水会溢出,溢出水的质量
所以,应将C物体竖放入容器中,放入物体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1)0.1米深处水的压强p为980pa;
(2)选择物体C放入容器中时,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放入物体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245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