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材料一:如果我们进去,就必须改变形势。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七年、八年乃至十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
——周恩来
材料二: “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毛泽东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亚)非国家的支持
问题1: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归纳中国能够重返联合国的原因,并指出其中的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探究学习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国徽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
中国什么时候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议题:是否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
结果: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1971年11月《时代周刊》封面
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
1971年: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升起
提案通过后,出席联大的各友好国家的代表热烈鼓掌欢呼
“乔的笑”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西方报道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中国国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联合国简介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设想出来的,该名称于1942年1月1日发布《联合国家宣言》时首次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期间,当时26个国家派出的代表承诺其政府将继续共同对轴心国作战。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家国际组织大会。代表们起草了有111个条款的《宪章》,该宪章草案于6月25日在旧金山歌剧院获得全票通过。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国徽
相关链接
联合国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场面
为什么说中国是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45年 联合国创立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
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材料一:多国代表欢呼庆祝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材料二:1964年到1967年,中国相继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打破西方核垄断。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进入太空轨道。
材料三: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原因1: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原因2: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原因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我们一贯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准则。……我们反对大国优越于小国,小国依附于大国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理论。 … …中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控制、干涉和欺负别人的超级大国。
---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主题发言
中国恢复联大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遏制、孤立和反对新中国的外交策略。
1950-1953年 中国抗美援朝
1961-1969年 中国抗美援越
1.根据材料一,说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如何?
敌视、对抗
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二:
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原因之二在于原子时代这一严峻的现实。……但无论我们还是中国,都再也承受不起为意识形态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了。
——尼克松
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总结中美双方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
①
②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协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他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图说历史
试探之旅——乒乓外交
如何理解尼克松:“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三:《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上海)
(一)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二)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3.根据材料三思考: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台湾问题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
中美建交---经过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中国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因此:
知识拓展
中美建交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背景
从中国来说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时 间 事 件
1971.7
1972.2
1972.2
1978.12
1979.1
尼克松总统访华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建交主要历程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中日关系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中日建交:
年,日本首相 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
田中角荣
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在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与
中
国
建
交
热
潮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建交热潮
1973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
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来访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1973年11月,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华时游览北京天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①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关系。
全方位外交
举措: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终于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外交布局。
结合教材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
②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017年6月中国与巴拿马建交
2018年5月多米尼加建交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来华
习近平会见特朗普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
和欧盟委员会主席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全方位外交
成就:
①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②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现在所有人都想成为中国人的朋友
——俄罗斯《专家》周刊
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愿意拒绝中国的拥抱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2、我国奉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 总趋势;
4、全国人民的努力。
共同探究:
提供中国方案
赢得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人类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课堂小结
第
17
课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全方位外交
随堂训练
1. 下列外交成就不是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质。
A
随堂训练
2. 20世纪70年代,中日建交时的日本首相是( )
A.田中角荣 B.小泉纯一郎
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
A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 ( ) A.1970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3年
B
随堂训练
4.“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 )
A.英国 B.日本
C.印度 D.美国
D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