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2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2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2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8 09: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__ ___
单元 15 课题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2课时)
姓名 上课时间
基于标准的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 2.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能准确表达欧姆定律,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知道电流、电压和电 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6.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 【评价设计】 1. 通过活动三及课堂检测(1)第4题、(2)第1、3题检测目标1、2的达成; 2. 通过活动四及课堂检测(2)4检测目标3的达成; 3. 通过活动三、及课堂检测(1)第1-3题、(2)第2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 4. 通过活动三、四检测目标5、6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评价设计
教学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三、四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复习提问: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原因使电荷作定向移动的?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设疑: 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数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 二、进行新课 【活动二】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演示实验: 示教板提前连接好简单电路 (1)多加一节电池,小灯泡怎么样?与什么有关? (2)多加一个灯泡,什么变大?小灯泡怎么样?与什么有关? 提出问题:电流的大小与电压以及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这里面有几个变量?得用什么方法?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每组选定一种定值电阻,认清元件。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成倍变化。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排除故障,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课本表格中 【活动三】欧姆定律(自主学习课本) 1.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得到二个结论: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此规律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欧姆定律,让学生熟练掌握定律的内容,并阅读信息窗内的内容,学习欧姆执着的探究精神。 4.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两处用到“这段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 【活动四】欧姆定律应用 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例1有老师集中讲解,例2、3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 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I、 U、 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能迅速回忆问题并准确作答为优;能回忆并作答为合格。 2.有团队意识,能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及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优;有团队意识,能得出数据为合格。 3.能通过实验结论,理解欧姆定律,并能流畅表达出定律内容为优;能明白结论,记住欧姆定律为合格。 4.能利用欧姆定律公式准确迅速解决问题,且计算题格式规范为优;能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为合格。
板 书 设 计 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
三、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
3.几点说明
) (
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保持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
教 后 反 思 本节课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难点,上节课虽然已经让学生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并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单学生的反向推导能力欠缺,并不能顺利思考得出“改变电压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这部分需在上节课中再仔细引导,或者在本节课的复习引入中稍加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