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缝纫机
手表
自行车
收音机
改革开放前
旧四大件
电视机
洗衣机
电冰箱
空调
新四大件
改革开放后
电话
住房
电脑
汽车
新新四大件
改革开放后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衣
“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
70年代
“蓝灰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人们越来越追求服饰的多元化。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的穿衣搭配千姿百态,甚至另类个性。
生活百态之“奇装异服”
畅谈:在追求多元、个性的今天,你认为中学生能否穿“迎合潮流”的奇装异服?
可以穿
不应该穿
时尚潮流;
张扬个性;
符合自己的审美
……
穿衣打扮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特征;
符合环境;
符合年龄;
……
生活百态之“奇装异服”
2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食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前
食
改革开放后
饮食的变化:改革开放前
材料:1959年至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购买有限的粮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姓挖窖储藏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粮食以粗粮为主。
“吃饱肚子成奢望”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有“票”为“证”
改革开放前人们只有到过年才会改善伙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大吃一顿。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春节前菜市场前排起长队在雪中买菜。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发福者”日渐增多。于是,生活中出现了这样的人群:
“小胖墩儿”
“啤酒肚”
生活百态之“家有胖墩儿”
畅谈: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远离“肥胖”,塑造健康体魄?
危 害
措 施
有害身体健康;
体态笨重,活动不便;
影响美观;
心理障碍……
养成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
多运动,坚持锻炼;
保证充足的睡眠……
生活百态之“家有胖墩儿”
3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住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住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住房的变化: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农家乐
华西村农民住房
改革开房后的住房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4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
5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
主要表现
①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多;
②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消费机构中的比例大幅增长;
③健康、医疗、养生、保健等受到重视;
④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个性化,提前消费、休闲生活等正在成为新的时尚。
休闲娱乐
看电影、看电视、看碟片
休闲娱乐
音乐会、演唱会、家庭影院、旅游、健身、科技馆
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4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交通 : 行
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行
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了解99页相关史事)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交通 铁路 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
公路 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
民航 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随着交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畅谈:你认为私家车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些问题?
问 题
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
温室效应
环境污染;
生活百态之“车水马龙”
畅谈:你认为私家车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我们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些问题?
树立绿色出行观念,减少自驾;
树立文明出行意识,增强交通法规意识。
措 施
生活百态之“车水马龙”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
通信的发展
通信
单位:万户
生活百态之
“机不离手”
低头族
生活百态之
“机不离手”
方便我们的生活(在社交、出行、娱乐、购物、支付、浏览信息等方面带来便捷)
辐射身体;
影响视力;
颈椎变形;
降低睡眠质量;
沉迷网络和游戏;
分散注意力等……
利
弊
畅谈:请举例说明智能手机的出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科技进步的推动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生活的变迁
日常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
利
于
课堂小结
1.下列有关中国当今通信事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
B.固定电话已进入千家万户
C.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D.中国的网民规模不断缩小
D
随堂训练
1.进入新时期以来,“装修热”悄然兴起。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栏目《交换空间》,每期让两个家庭为对方的房屋进行装修设计,颇受电视观众欢迎。这说明( )
A.人们喜欢装修
B.改革开放前,“装修热”就已兴起
C.人们把房屋当作了商品
D.人们对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D
随堂训练
3.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