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非洲》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13-19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本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非洲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二、学生分析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认识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比较陌生,如何把握住?感兴趣时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借助图像,以图激趣,既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印象,又使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2.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3.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以及教师事先准备的相关练习,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容量,使课堂变得有效高效。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新课引入 展示“拳王”泰森、“飞人”乔丹图片。提问:这些人现住美国,你们知道在哪吗? 学生回答:非洲。 PPT课件展示泰森、乔丹图片。
讲授新课
提问:非洲在地球的哪个位置呢?展示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过渡:非洲的位置知道了,那这里的地形如何呢?教师展示非洲地形图。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非洲的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因此被称为“高原大陆”,除此之外,非洲还有哪些大陆之称呢?过渡:非洲为什么有“热带大陆”之称呢?教师展示非洲气温分布图。归纳总结:非洲3/4的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温高,因此被称为“热带大陆”。过渡:非洲气候如此炎热,降水如何呢?教师归纳: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教师归纳:非洲的气候带受 因素影响,以 为中心 呈 对称。 学生阅读课本13页图6-16,同时完成教师展示的题目。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并读图6-17,找出非洲的世界之最和非洲之最,并完成教师展示的题目。通过读图和完成相关练习,让学生回答:①非洲的主要地形是什么?②非洲主要的高原有哪些?分布在哪?③非洲的地形特点是什么?④非洲独具特色的地形有哪些?学生自读教材16页阅读材料“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简单了解东非裂谷带的分布、成因及其地质地貌特征;认识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及地理位置。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并回答:有“热带大陆”、“富饶大陆”“经济落后的大陆”之称。学生读图,并总结非洲气温特征。学生读图1-24,总结非洲降水特征。学生完成PPT展示练习。 PPT课件展示教师展示的题目。PPT课件展示非洲地形图和相关的题目。PPT课件展示非洲气温分布图,同时展示相关小练习。PPT课件展示相关题目。
过渡:非洲的降水很少,干旱区广大,那人们的生活水源来自于哪里呢?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热带大陆之称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非洲为何被称之为“富饶大陆”呢?过渡:非洲既然称为“富饶大陆”,按理说经济很好,但为何又称之为“经济落后的大陆”呢?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非洲的人口情况,非洲是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高、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提问:非洲的人口问题给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应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总结: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解决方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保护生态环境。过渡:非洲人口压力沉重的同时,由于经济上受到几个世纪以来的殖民统治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部门单一,且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部门,经济较为落后。因此,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教师介绍非洲的国家。 学生读图6-26,找出有关两河(刚果河、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对比。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将其分类。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动物资源。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回答。 PPT课件展示练习。PPT课件展示尼罗河、刚果河图片。PPT课件出示有关非洲经济的数据及资料。
学生在图6-16上找出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学生总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PPT课件展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洲的国家数目。
课堂小结 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PPT展示《非洲》一节的“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非洲一、国家最多的大洲1.非洲的地理位置;2.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二、高原为主的地形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3.极具特色的地形区三、炎热的气候非洲气候的特点:①气温高,被称为“热带大陆“②干旱区广大③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四、丰饶的资源1.矿产资源丰富;2.动植物资源丰富;3.水力资源丰富。五、亟待发展的经济1.非洲人口情况;2.经济发展水平低;3.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作业设计 组织学生抢答。 学生对照教师展示完成。 PPT课件展示课后练习。
七、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教学达到的目标是,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非洲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丰富的资源等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从图中分析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教师指导、分析、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同时体会到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学生通过在课堂中探讨、分析,学生能较好地掌握非洲的地形、气候、资源,当今非洲的经济存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有目的的查抄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形象的、感观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理性的科学知识。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这节课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与课本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注意观察大自然、气候、植被、河流等,真正体现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观察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