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电能的传输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沪科版 章节 第十八章第三节
学时 1 年级 九年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我国高压输电的情况,知道高压输电的原因。 2、学生能用高压输电原理来初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学生了解到高压触电的可能情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们通过自主阅读电子书包中的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从理论上推导高压输电的原因。 2、小组合作、讨论,试着把高压输电的原理应用到实际现象的解释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高压输电的初步原理,对高压输电这一技术形成浓厚的兴趣,感受物理原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知识的推导和应用,获得作为小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三、学习者分析 学生们已经学过了焦耳定律以及简单的电路分析,具有了推导高压输电原因的知识基础。并且九年级学生具有了从信息中提取有用知识的基本能力,也在三年的学习中形成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习惯。所以,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难点:高压输电的原因。措施:学生通过电子课本和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推导。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新课一:电能输送的概况 0’38”- 4’59” 学生了解远距离输电的方法 帮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展示高压输电 阅读材料,白板展示高压输电流程 电子书包提供材料;白板展示结果
新课二 高压输电的原因 6’55”-17’55” 学生阅读材料,总结推导高压输电的原因 提供详细的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结果,指导评价结论 阅读材料与课本,根据以往知识应用推导 电子书包提供充分材料;电子白板,书画展示
新课三进一步研究热损失的变化 18’33”-14’28” 学生讨论合作,进一步研究高压输电 对学生结论进行指导评价 讨论,展示 白板书写,画图展示
新课四 高压输电原理的应用 27’40”-34’23” 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现象的解释 组织学生讨论,对结论进行评价 分组讨论,讨论后将结论上传 电子书包的分组讨论功能
新课五 高压触电 34’28”-36’15” 学生了解高压触电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分析 观察图片思考总结 电子白板展示图片
练习与总结 36’30”-44’15” 通过练习掌握高压输电原理 分发练习,鼓励与评讲 练习,上传答案 电子书包作业功能,白板展示功能
课外阅读 36’30”-44’15” 知识拓展 练习完成较快的同学可以阅读电子书包中“课外书籍” 电子书包的课外书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