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能用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器材准备:大量筒或水槽、压强计、水、刻度尺、食盐、玻璃棒
一、知识准备
1. 压强表示 。与 和 有关。公式
2. 固体由于重力而对支撑面产生压力,从而产生压强。那么将水装在容器中底部和侧面会受到水的压强吗?观察演示实验并展示:演示课本P80图14.2—2所示实验,说一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自主合作,精讲点拔。
1.知识探究点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观察下列两幅图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
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
(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是 , 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 (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 产生了压强。猜想一下原因 ;实验验证
结论:1) 液体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由于液体的 和 性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本探究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采用的方法有 法和等效替代法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_____________.
2、压强计构造: , 。
3使用方法:
1)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 ;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__________,. 越大则压强越
甲 乙 丙
(3)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
(4)根据教材P40完成实验探究。
结论 :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②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③液体的压强随 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同一深度 越大,压强越大。
2.知识探究点二: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某一液体(ρ)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有多大?通过假想液体柱的办法,仿照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写出来:
(1)步骤:在横线上填入公式
①水柱体积V= (=10cm3),
②水柱质量m= =ρSh(=10g),
③水柱重力G= =ρgSh(=0.1N),
水柱对底面压力F= (=0.1N),
④底面受到压强p= =ρgh(=1000Pa);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 法
(2)公式:
①深度h是指这一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②单位:ρ用 ,h用 ,P才是Pa
③该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只跟 和 有关,跟 、 和 无关。
④该公式的使用范围
3.知识探究点三:连通器
定义: 叫连通器,
其特点是 。
举出三个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
阅读“三峡船闸”,若船从上游驶往下游,说明在哪个阶段,船闸的哪些部分会组成连通器。
三、针对训练
1.船闸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是因为 ,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
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 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8.瓶内装部分水后密封放置(图甲),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压力F;若将其倒放(图乙)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F/,则( )
A.P>P/ B.P<P/ C.F>F/ D.F=F
9.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猜想B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猜想C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是否正确;
(2)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两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是否正确;
(3)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是否正确。
10.下列各图所示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A、B两容器内盛着水,水面相平,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通,当开关K打开后,则 ( )
A、水由A流向B B、水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
12.医生给病人吊注生理盐水时,盐水瓶的位置要有一定的高度,是因为
。
13. 如右图水平桌面上放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三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
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高度相同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器底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14.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
14.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容器底面积S=20cm2,求:
(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15.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下图所示.
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g=10N/Kg)
16.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ON/kg)。求: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17.发生在山区的大地震,往往会形成很多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随时有溃堤的可能,严重的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某堰塞湖湖堤底部的水深已达到55 m,水的密度为1.0×l03 kg/m3,g取10 N/kg。
(1)求上述情况下湖堤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假设该湖堤底部和湖堤各部分能承受的水的最大压强都是6 ×105 Pa,那么,最多还能允许水面上升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