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14.线条的魅力(浙美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美术下册14.线条的魅力(浙美版)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05 13:4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 线条的魅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浙美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也是学生绘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线有曲直、粗细、疏密、长短等变化。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能产生不同的美感。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尝试创作中,体验到线的美感是无处不在的,并能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用线造型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体会线条的节奏、韵律、情感,提高对线条的认识与感受,了解线条的表现力。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动起来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师要引导他们观察与欣赏大自然、日常生活及艺术品中的线条,领略线的重复构成以及变化产生的不同美感,并尝试用线的形式来创作一幅作品。
三、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与欣赏大自然、实际生活及艺术品中的线条,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对画面中线条的黑、白、灰层次进行组织。
难点:通过线条重复构成及变化,了解线条重复构成中曲直、粗细、刚柔、虚实、疏密、浓淡等变化产生的不同的节奏与韵律等美感。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记号笔、绸带。
2.学具:记号笔。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2分钟)
1.教师活动:提问:
“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现在让我们随着画笔兄妹出去看看风景。思考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线呢?”
2.学生活动:观看并发现。
[设计意图] 抓住儿童心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线条
(二)了解线的各种形态(预计用时4分钟)
1.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风景图片。
2.学生活动:选择图片,寻找其中的线条,边说边徒手画线。
3.教师活动:根据回答板书。引导学生体会线的形状、组合以及粗细、疏密等感受。
4.学生活动:说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线。
5.教师活动:小结:线条有直有曲,有粗有细,有疏有密,有长有短,有的单独一条,也有一些相互交叉, 有的轻柔,有的强烈。
6.教师活动:提问:“ 这些线有什么特别之处?”
(1)点连成线。
(2)烟花与光绘。
(3)舞蹈动作的轨迹线。
7.教师活动:提问:“ 原来运动也能产生线。老师带来了一条绸带,我们来看看,它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线?”舞动绸带。
8.学生活动:尝试让线条跳舞。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线条具体化、形象化,成为可视的美感经验,让学生感知线条的形态美。拓宽审美空间,体会有运动感的线条,使线条变得生动、灵活、富有生命力,使
学生被舞动的线条深深打动。通过直观的图片,体会不同的线给人不同的感觉。
(三)欣赏画家作品(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水 也是画线的高手,观看不同的水面中的线。”
2.学生活动:欣赏马远的作品《十二水图》、克利的作品《奔流》,体会不同的线表达的不同的水。
3.教师活动:让我们来看看画家是怎样运用线条的。
(1)我国古代的画家对线条的提炼是非常出众的,有时一条线长达一两米而不断,显得特别飘逸。《八十七神仙卷》中的人物裙带飘飘,线条极其流畅,深有“吴带当风”的韵味。
(2)在现代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大榕树》中,线有浓淡粗细的变化。
(3)凡·高画的柏树,扭曲的线体现出不安定的感觉。
4.学生活动: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线带来的不同效果。
5.教师活动:小结:“ 不同的线条用在不同的画中,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设计意图]接触大师,扩展学生的审美眼界,欣赏线在绘画中的不同效果,感受到用线绘画的美。
(四)线的情感(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用线条表达我们的感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生命之杯》 。
2.学生活动:听音乐在纸上画线。
[设计意图]通过动听的音乐,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尝试用线条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内心感觉等多种形式体验线的美感特征,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
(五)线的韵律(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线条的组合有时是随意的,有时是有规律的。出示线条构成作品,说说:画中用 了什么样的线?这样的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活动:欣赏,感受线条的韵律。
例:直线通过巧妙的组合,形成旋转的感觉,产生了空间感。
3.教师活动:选择-幅最吸 引你们的画,四人小组说说:“画中用了什么样的线?这样的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4.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例:放射状、有粗细,强烈的刹那的闪光、震撼。
5.教师活动:小结:“这些线条就像一 场音乐会,让我们领略了多姿多彩的风格。所以,当线条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种有节奏地律动,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设计意图]感受将线条进行有秩序的组合产生的美感,进行感性的联想。
(六)赏析学生作品(预计用时2分钟)
1.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也来学学怎么组织线条。”举例分析线条的运用,进行绘画指导。
2.学生活动:观察发现线条的运用。
(1)反复地画横线,显得平静稳定。用折线、弧线一组一组形成穿插遮挡, 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这样就能表现线条的韵律、高低起伏。
(2)《太阳》《丘壑》《全家唱歌》《兔子》《人物》。
3.教师活动:示范修改完成范画,密而粗的线条使人感觉重,细而疏的线条使人感觉轻,画面上会形成黑、白、灰的效果。
4.学生活动:浏览一组画,体会线的运用。
[设计意图]学习线的组合、描绘方法。
(七)作业表现(预计用时17分钟)
1.教师活动: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条神奇的线, 都能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
布置作业,要求:
(1)用有粗细、疏密、长短、曲直变化的线,组合成一幅有韵律的画。
(2)可以画你看到的美的事物,也可以画画你的心情或感受。
2.学生活动:进行创作。
3.教师活动:巡回指导,中途反馈。
[设计意图]用自己喜欢的线表达自己的感受,表现线的形式美。用线大胆,能用线进行有韵律地绘画,画面自由、有趣。
(八)讲评(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把作业布置在黑板上。
2.学生活动:介绍自己的画,或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谁的画将线条组合的有粗细、疏密、长短、曲直的变化?
3.教师活动:小结:“ 同学们用有韵律的线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进一步体会线条的运用。
(九)拓展(预计用时1分钟)
1.教师活动:“更重要的是,线条正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展示线条在生活环境中的应用:椅子、城雕、装饰门窗、市民广场的连廊……
2.学生活动:欣赏图片。
3.教师活动:总结:“美丽的线条, 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想象,让我们跟着线条一起跳舞, 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设计意图]拓展线条的应用,启发学生,培养创造生活美的意识。
菜单式教学建议
(一)导入环节
1.直接用绸带导入,舞动起来,看看绸带运动的轨迹“画”出了什么样的线。
2.可以直接听音乐,请两个学生上来画线,看看他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3.观看《线条先生》动画片,感受线条的变化。
(二)实施环节
1.结合点、线、面的运用,分析画面的组合方法。
2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学习如何组织线条,进行描绘。
3.用别的材料,如电线、 毛线, 进行造型体验。
(三)作业环节
1.可以选择一 个确定的主题,如十二生肖、花卉,进行表现。
2.使用点、线、面的组合,画一幅装饰画。
3.使用中国画工具,画一幅水墨线条画。
学生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