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8 20: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的教案
一、教材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6~67页第五单元“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在换币中应用进率
四、教学难点
1学会等值人民币的交换
五、教学准备
1元以内的纸币、硬币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每一组准备了一个学具袋,这里面装着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你们快看看是什么吧?
(钱)
对了,钱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名称。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人民币)
揭题: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民币
1. 4人小组合作: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如果你认识,就将自己小组学具袋中的人民币拿出来给同桌介绍介绍吧。
在大屏幕上展示学具袋中的内容,让学生介绍自己认识哪一个。
指名介绍。
师总结:分辨人民币要人民币上面的数字和汉字,也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角、分)
看人民币上面的国徽,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也要热爱人民币,不要在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大屏幕上少了两个,分别是1元的硬币和1角的硬币。你们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找出来,展示。
2、完成想想做做一、二题。
(三)、认识进率
1、1元=10角
现在假设你们准备买一个1元的练习本,你们准备怎样付钱?小组商量一下,把你们小组的付钱方式摆在桌子上。尽可能的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用一种人民币,两种 、三种付款方式。
出示不同小组的付款方式。
提问:为什么都是1元的本,有小组付款1元,而有的小组付款10角呢?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2、1角=10分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
小练习:
1元 =( )角 40角=( )元
2元=( )角 60角=( )元
(四)、模拟简单购物,引出找钱问题。(想想做做3)
1、问题提出
小明想给朋友写封信,需要买一张1元2角的邮票,他该怎样付钱呢?
2、问题解决
1)小组讨论,用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2)集体交流
3)问题拓展
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
(五)、完成想想做做4
(六)、练习购物
(七)、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作业:
1.帮助妈妈买一样东西。
2.上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教学反思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儿童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在新授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精心设计了故事性较强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贯穿一堂课的教学,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我还注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尽量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探索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接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如课前预想一样,学生学得很有兴致,认识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整节课,也有一些缺憾:首先4人一组有些多,我觉得教具多准备一些,分成2人一组能更好些。其次在介绍人民币中,应该让学生多说一些,多挑几个人说。最后,感觉练习的有点少,应该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