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复习100以内的数、图形、元角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复习100以内的数、图形、元角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28 20:1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100以内的数、图形、元角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复习100以内数、简单平面图形和人民币的认识 (教科书95-96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数,估计,操作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复习与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数位、数的组成,认识平面图形,能进行简单的统计,认识人民币,从而正确地读认100以内的数和辨认平面图形,能进行简单地购物。
2.在复习整理中感受数的大小,发展的初步的数感,在购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体会估计的策略,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地读认100以内的数和辨认平面图形,能进行简单地购物。
教学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增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教学过程:
回忆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那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这个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学期学会了这么多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我们从今天开始进入期末复习。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100以内的数、图形的认识和元角分。(板书课题)
复习数的认识
梳理脉络
师:如果把数的认识比作一棵树,那这棵树的树干有哪几部分组成?
引导得出数数和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里理清100以内的数这一单元的组成部分,清楚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数数和数的组成
出示期末复习第一题。
学生观察场景图,先估算出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在要求他们分别数一数,看结果与之前估计的得数是不是差不多。交流是怎样数的。
根据书的摆放特点,5本5本地数或10本10本地数比较方便。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一起说一说书架上一共有几个10本,也就是几十本。
师:张老师出了几道题来考考你们,出示题目:
1、1个1个地数,从35数到50。
2、5个5个地数,从15数到60。
3、30里面有( )个10。
4、( )个10是100。指名学生回答,集体交流。
写数读数及数的大小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一说从右边起的数位顺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每次拨出一个两位数(包括整十数),要求学生说出数的组成,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多少。
指出:从计数器上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十位上有几就是几十,个位上有几就是几。几个十是几十,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一个百是100。
(3)同桌每人说一个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并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交流:你说的数是多少,由几个十或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教师板书,同桌两人比较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板书时注意把十位不同和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数有意识分组)
小结:你能根据黑板上两组数的大小比较,说说100以内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吗?
追问:100比黑板上的数大还是小?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归纳: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就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有三位数,三位数总比两位数大。
独立练习:出示几组大小不等的数,让学生练习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
完成期末复习第3题,指名读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数的排列,再交流改错。教授做题方法,写一个划一个。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回顾旧知:小朋友们,在比较数的大小时,除了可以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之外,还可以用文字来表示。有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谁来说说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呀?
出示期末复习第4题,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哪些条件。
要求学生完成填写,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出:当两个数差不多时,就是比较接近,所以小明的书是31本;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得多或少得多时,就是相差很远,所以小华是58本;当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一些少一些时,就是两个数相差一点点,很接近,所以小军是24本。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并在练习时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在观察、讨论、比较中复习了相关知识。)
复习图形和元角分的认识
回顾本学期所学的平面图形
同桌互相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根据学生说的出示这些图形。
提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呢?指名交流
找规律连线
学生观察期末复习第5题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再按要求连线。
师生共同完成第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三行。要求吧括号和右边的图形用线连起来,不要求在括号里面画图形。
复习元角分
学生说一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出示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指名回答
提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完成期末复习第6题
学生说说表格里的条件和问题,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提问:要求找回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板书:付出的钱-商品价格=找回的钱)
(设计意图: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图形与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总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对这些内容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复习100以内的数、图形、元角分
56>38 长方形 1元=10角
77<79 正方形 1角=10分
100>99 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