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体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积累体积的经验。
能力目标 知道体积所代表的含义。
情感目标 由直接的感知向抽象的概念转化。
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知道物体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体积的守恒性。
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建立起体积的概念。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教与学的平台、操作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内容及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说明)
一、情景导入: 认识体积 二、体积的直接比较 三、改变物体的形状,在不计损耗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不变。 四、综合练习 1、多媒体出示大象和老鼠的情境。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引入: 大象的身体大,所占的空间也大。 老鼠的身体小,所占的空间也小。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举举身边的例子。 1、出示两根一样长的木棍,但粗细不一样,它们的体积一样大吗? 2、出示两本封面面积一样大的书本,但厚薄不一样,它们的体积一样大吗? 1、演示 水的体积 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说一说有什么变与不变? 在这里,我们不去考虑水在倒出倒进的过程中流失的部分,我们可以认为,水的多少没变,也就是水的体积没变。 2、拿出自己准备的橡皮泥,动手操作,捏成各种形状。 想一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演示:切西瓜 思考:西瓜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吗? 如果把西瓜切好以后吃了呢? 4、小结: 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5、想一想:回答 27页1、2 书本练一练28页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象的身体大。 老鼠的身体小。 学生齐读体积的概念。 2、小组互相讨论。 1、学生观察比较,说说理由。 虽然一样长,但粗细不一样,所以粗的那根木棍的体积比较大。 2、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说出理由。 虽然两本书的封面面积一样大,但是厚薄不一样,所以厚的那本书体积比较大。 1、学生讨论,交流。 水的高度、长短、形状变了。 水的多少没变。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讨论。 不管捏成什么形状,还是那团橡皮泥,因此它的体积没变。 3、学生观察回答。 4、学生交流。 把一个物体切、分……只要不损耗物体,它的体积不变。 5、学生小组交流,反馈。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通过直观的物体初步感知。 通过生活举例进一步理解。 直接比较建立体积大小概念是由长短,厚薄,高低等决定的。 在这里学生可能还不会马上想到水的多少就是体积,因此可以有一个过渡。 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体会体积的守恒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