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导
后唐
TEXT
后梁
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恩格斯《反杜林论》
问题探究:英国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课程标准】
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目录
1
工业革命的背景
3
工业革命的影响
2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过渡到资本主义工厂的重大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动力: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思
1、阅读课本57页,找出工业革命的背景(提示:政治制度+市场+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并完成表格,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2、阅读课本58页,梳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思考工业革命为什么始于棉纺织业?
3、阅读课本58页至59页,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成就。
议
根据表格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 明 者
发明基础
时 间
范 围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00多年
英国→法美→德俄日
几乎同时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
棉纺织--轻工业
为什么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
政治 条件
市场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国内市场
殖民扩张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日不落帝国”)
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普及)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积极发展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煤铁资源丰富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根本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
直接原因(必要性):
“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合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马克垚 《世界文明史》
圈地运动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圈地运动
?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
展+评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阶段 部门 机器和技术发明 历史意义
第一阶段 (机器发明与工厂出现) 始于_____ __ 飞梭→ →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______ 生产(生产方式革命)
工厂出现 1771年,__ ____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 。 成为 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组织革命)
第二阶段 (动力与 交通运 输革命) 动力革命 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 ”,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__ _____限制的问题。 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催生了 的革命,人类进入“ ”时代
交通运输革命 19世纪初,_____(美国富尔顿发明)、_____(英国史蒂芬孙发明)先后问世 改善了水陆交通状况,扩大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完成阶段 ______ 迅速成长 ___ __,英国___ ____ 实现了机械化 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珍妮纺纱机
机械化
近代工厂
蒸汽机
自然条件
蒸汽
机械制造业
棉纺织业
阿克莱特
汽船
火车
机器工业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交通工具
主要标志
水力纺纱厂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
斯蒂芬孙发明火车
19世纪中叶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俄国
德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德《世界近代史》
1、背景:
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1)政治:
(2)经济:
(3)科学:
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其奠定了基础
领域 主要成就 历史意义
___ __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发电机;美国爱迪生的发明 人类进入“__________”
____ 创制和应用 新交通工具_____、___ 应运而生 带来_ ____ _ ____的诞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新通讯手段发明 贝尔发明_____;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电报和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___ 兴起令人瞩目 人们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____________获得发展 化学工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改造旧产业部门 通过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______、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 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的活力
电力
电气时代
汽车
飞机
电话
石油化工业
内燃机
新式快速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
炼钢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2、表现: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 明 者
发明基础
时 间
范 围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③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00多年
英国→法美→德俄日
一枝独秀
几乎同时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百花齐放
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
棉纺织--轻工业
从重工业开始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多国同时进行,一些国家交叉进行(日、俄)
速度快
范围广
规模大
根据表格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检
1、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D.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
2、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D
A
5、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可以说明( )
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 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
3、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4、19世纪末,汽车诞生了,汽车工业随之建立起来。此后,远洋轮船、飞机也陆续出现。另外,石油开采业得到迅速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也加速产生。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改良 B.发电机的发明 C.电力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创制
B
D
A
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在阿尔伯特亲王的主持下,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1889年的法国巴黎世博会,首次用白炽灯装点了埃菲尔铁塔,这座高324米,共用去钢铁9000吨,灯泡2万只的铁塔刚刚落成,爱迪生将他最新发明的白炽灯安装在了这座当时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
导
思
阅读课本59页至61页,找出工业革命的影响(提示:生产力+生产组织与与管理方式+社会阶级结构+社会思想+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世界联系)
议
材料一: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材料二:
问题2:英国率先获得了钥匙,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却鲜见它的影子,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原因,并谈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材料三:(英国)向其殖民地出售制成品并未促使生产商产业升级,反倒因为忽视在国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进行投资,为英国工业竞争地位的削弱“助”了一臂之力,英国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掩盖了这种质变的潜流。
德国和美国……他们赶超的共同主线就是对自由贸易的集体不信任,特点是不在原有主导产业上与老牌帝国一决高下,而是另辟蹊径寻求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寻求和发展动态的竞争力。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问题1:洋务运动时我们也获得了这把钥匙但并未能富强,说明了什么?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⑴生产力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⑵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生产关系:
⑴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建立(第一次)
⑵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⑶垄断组织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组织
克虏伯钢铁厂
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大企业之间为了控制生产、价格与市场,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资本家建立垄断组织的根本原因是获取高额利润,对生产、市场的垄断最终将导致对价格的垄断,造成对普通民众的掠夺。
垄断一旦形成,将抑制竞争,阻碍社会和生产的进步,同时,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就能够获取垄断利润,往往反对改革和技术进步,形成食利阶层和腐败现象。
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
木牌上写着:“这是
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
他们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托拉斯”
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
垄断组织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全盛时期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
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操纵国家政权,推动国家对外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最终将导致战争。
你如何认识垄断组织的影响?
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钱乘旦《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
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迅速崛起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
对立
3.社会阶级结构变化
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如1832英国议会改革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4.社会思想变化
“女王陛下,请您不要干预经济,回家去吧!国家只做一个守夜人”。1776年3月9日,英国人亚当·斯密在新著《国富论》的扉页上写出这段话。他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才能迅速推动财富的积累。
5、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城市化:
2)经济结构:
3)生活改善:
4)文化素养:
5)女性教育:
6)人口问题:
以工厂为中心形成的大批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
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1841年
1877年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6.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突出;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解决:
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府职能的完善)
材料 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收入中只占不到40%的份额,……1833年,埃尔德莱有一个织工,一家7口,4个人工作,……他们的伙食是:早上喝粥,中午土豆拌盐,晚上也是这样,最多加一点麦片粥。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体系
经济体系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 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新航路开辟以来,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的输出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資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7.世界联系: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全球航路的开辟
西、葡崛起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
开始交融
早期殖民扩张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世界市场逐步扩展
殖民掠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武力侵略商品输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崛起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瓜分世界资本输出
亚非拉国家或地区在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生产力: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空前繁荣。
(2)生产关系:工业革命后出现了近代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
(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社会生活:工业城市兴起;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体育运动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人口增加明显。
(5)社会问题:加剧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疾病与犯罪。
世界格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小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1.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一: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材料二:
问题2:英国率先获得了钥匙,成为了世界工厂,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却鲜见它的影子,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原因,并谈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材料三:(英国)向其殖民地出售制成品并未促使生产商产业升级,反倒因为忽视在国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进行投资,为英国工业竞争地位的削弱“助”了一臂之力,英国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有很大的欺骗性,掩盖了这种质变的潜流。
德国和美国……他们赶超的共同主线就是对自由贸易的集体不信任,特点是不在原有主导产业上与老牌帝国一决高下,而是另辟蹊径寻求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寻求和发展动态的竞争力。
——摘编自邓久根、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问题1:洋务运动时我们也获得了这把钥匙但并未能富强,说明了什么?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检
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金融资本为网络的世界体系与大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它们的结合充满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对弱小民族的侵略和奴役,但在客观上,它进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自守的状态。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 )
A.引发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 B.开始打破各民族的封闭状态
C.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2、鲟鱼是一种对水质比较敏感的鱼类,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严格。19世纪之前,莱茵河下游曾盛产鲟鱼,以鲟鱼卵制造鱼子酱也是当时该地的一大特产。从19世纪末开始,沿线各国政府开始颁布法令限制捕捞鲟鱼,1920年,各国政府完全禁止了捕捞鲟鱼,但这也未能阻止鲟鱼自1942年起绝迹于莱茵河流域。莱茵河鲟鱼捕捞业的衰落( )
A.是政府生态观念淡漠的结果 B.根源于该流域渔民过度捕捞
C.折射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 D.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败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