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14 18:3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时间
2012-12-3
备课人
李双
课时编号
课 题
17.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会破坏生态平衡。3、学会爱护环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
学会用直方图、食物链分析几种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复习回顾
1、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提供的( ),把( )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 )。
2、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 )
A.绿色植物 B.细菌 C. 各种动物 D.真菌
二、引入
自然界的每一个生态系统,在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会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那么,生态系统是否一受到干扰就会彻底被破坏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
三、互动探究
(一)探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1.引导学生自学书本P85的资料,思考分析以下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有哪些?
(2)尝试画出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含有鼠、蛇、鹰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3)利用所画食物链或食物网结合资料分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
2. 师生小结: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生物( )和( )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结构越(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 ),其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力就越( )。
3.知识延伸
思考以下哪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最强( )哪个最弱( )
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二)探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1.引导学生观图、分析“森林大火”资料。
2.引导学生观图、分析“厄尔尼诺现象”资料。
思考、分析以下问题:
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是是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事例?
(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
3.师生小结:①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地震、干旱、洪涝、火山爆发、泥石流等。人为因素有砍伐森林、开荒造田、滥捕野生动物、工业污染等。
(三)课堂小结:经本节学习,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作用,但是其调节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四.巩固练习与知识延伸
1.生态系统能够对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进行一定的( ),保持( )状态,使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的稳定首先是生物( )和( )上的相对稳定。
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就越( ),其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 )。
4.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原因是( )
A.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有稳定的能源和生产者 D.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5.下列生态系统最为稳定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五.课后作业
同步导学P42、补充习题P44-47
光能 二氧化碳
A
鼠、狼、鹰、蛇、兔、牛、草等
小组讨论、合作画出食物链或食物网,并利用其分析
物种 数量
复杂 多 强
B
小组讨论
师生共同互动探究
自我调节 平衡
物种 数量
多 强

B

D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