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课件(8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 课件(8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9 11: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8张PPT)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曹冲称象
朗读要求: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大象那么大,怎么称出它的重量呢?
有人说,用一杆很大的秤。
有人说,把大象宰了。
ɡē

zǎi

曹操听了直摇头。
为什么直摇头?
因为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
“直摇头”——不停的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在船舷上画一条线作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船上的石头就行了。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
想一想
读一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时间:
人物:
古时候
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办法不可行的原因:
曹操的态度:
直摇头
秤称
提不动
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呢?
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填一填
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 )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赶到
沿着
画一条线
赶上岸
装石头
称一称
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赶象上船
(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称石头的重量
1
3
2
4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笑”“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
说一说
用一句话形容曹冲,并说说为什么?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聪明、爱思考,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再读课文:
用横线划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弯弯的月亮像________。
梧桐的树叶像________。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什么意思?谁来演一演?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能去掉吗?为什么?
读读说说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再来读一读!
再次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中提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
你认为谁的称象办法最好?
办法一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办法一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办法一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反问句,加强语气
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换种说法试试
谁都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
办法一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听了摇头。
比较读一读,去掉“直”可以吗?为什么?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
(1)不弯曲
(2)爽快
(3)一直,一个劲儿地
(4)竖,跟横相反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
(1)不弯曲
(2)爽快
(3)一直,一个劲儿地(4)竖,跟横相反
最终大象的体重测出来了没有?
又是怎么测出来的?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仔细读一读,想想曹冲的称象分了几个步骤?
曹冲称象
称象的第一步:
赶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作上记号。
称象的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称象的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称象的第四步
把石头重量加起来,石头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曹冲称象的方法:
1、赶象上船,船舷下沉处做上记号
2、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3、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4、石头重量总和就是大象重量
曹操的态度:
微笑着点一点头
1.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找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
2.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同学之间讲一讲。
重点字词
曹冲称象
chēnɡ
多音字

chēng
chèn
称象 称赞
称心如意

chèng
多音字

gǎn
gān
笔杆 枪杆
旗杆 桅杆



chènɡ
chēnɡ
gǎn
妈妈拿来一( )( ),去( )又大又甜的苹果。



写字教学
chēng
chēnɡ zhònɡ
称 重
chēnɡ xiànɡ
称 象
拍手称快
称功颂德
笔顺:
造句:
曹冲称象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写字教学
zhù
zhù zi
柱 子
shí zhù
石 柱
偷梁换柱
中流砥柱
笔顺:
造句:
小狗被拴在屋外的柱子上了。
写字教学

dào dǐ
到 底
dǐ xiɑ
底 下
水底捞月
井底之蛙
刨根问底
笔顺:
造句:
我从井底之蛙的故事中明白,我们不能妄自尊大。
写字教学
gǎn
bǐ ɡǎn
笔 杆
ɡǎn zi
杆 子
笔顺:
造句:
爷爷给我做了一杆红缨枪。
写字教学
chèng
chènɡ ɡǎn
秤 杆
chènɡ tuó
秤 砣
秤平斗满
笔顺:
造句:
原来这是一杆大秤啊!
写字教学
zuò
zuò zuō yè
做 作 业
zuò yī fu
做 衣 服
小题大做
敢作敢当
笔顺:
造句:
奶奶会做衣服。
写字教学
suì
suì yuè
岁 月
zhōu suì
周 岁
年年岁岁
千秋万世
笔顺:
造句:
我今年七岁了。
写字教学
zhàn
zhàn lì
站 立
zhàn qǐ
站 起
笔顺:
造句:
明天我要站出来竞选学习委员。
写字教学
chuán
lún chuán
轮 船
chuán zhǐ
船 只
回船转舵
草船借箭
造句:
笔顺:
爸爸是这艘大船上的船长。
写字教学
rán
ɡuǒ rán
果 然
dānɡ rán
当 然
哑然一笑
孑然一身
肃然起敬
笔顺:
造句:
面对着五星红旗,我们肃然起敬。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按照曹冲称象的过程排排序。
( )赶象上船。
( )把大角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在船舷上做记号。
( )秤石头的重量。
1
3
2
4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到底”是究竟的意思,说明了想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大臣们都没有办法。
根据拼音写词语。
柱 子
船 底
秤 杆
然 后
七 岁
站 立
zhù zi
chuán dǐ
chènɡ ɡǎn
rán hòu
qī suì
zhàn lì
比一比,再组词。
做(    ) 底(    ) 柱(    )
作(    ) 低(    ) 住(    )
做人
底下
柱子
作文
高低
住下
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又大又圆
又高又壮
又白又胖
又红又甜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选一选。(  )
①“才”是“仅仅”的意思,表示曹冲年龄小,很聪明。
② “才”是“刚刚”的意思,说明曹冲的年龄太小了,说的话不能相信。
(2)用“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他才上幼儿园就已经会背古诗了。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又高又大”是“又A又B”式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子像一堵墙”写出大象很_________。这里把大象的__________比作墙。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天空中的云彩像____________。
又白又胖 
又大又圆

身子
一幅彩锦
(1)结合原文,给下面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2)判断。
①大臣们的方法好,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
②曹冲的办法妙,利用水的浮力把大象的重量变成一块一块石头的重量,既能准确称出大象的重量,又方便。(  )
1
2
3
4
思考题
从文中找一找量词,看谁能找到最多。
一个大官 一棵大树
一头大象 一个办法
一堵墙 一艘大船
一根柱子 一条线
一杆大秤
北宋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孩,他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结果正好摔到一口又高又大的水缸里。别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水哗哗地流了出来,缸中的小朋友得救了。
(1)用“——”画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句子。
(2)从自己画出的句子中,我们知道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
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缸中的小朋友得救了。
勇敢、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