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生》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4 19: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九年级语文课件
《人生》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 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 生勃兰兑斯走近作者: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丹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这部巨著共6卷,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
给下面的红体字注音瞻望 ( ) 攫取( )
鲑鱼 ( ) 停滞( )
臆测 ( ) 馈赠( )
zhānjuéguīzh ìy ìku ì解释词语:
1. 停滞不前:受到阻碍,顺的进行和发展。
2.乐此不疲: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
3.粉身碎骨:身体粉碎,指死。形容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

4.赏心悦目:指美好的情景使人心情愉快。
5微不足道: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
6瞻望: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或往将来看。
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想一想文中都从哪些方面为喻来写人生,分几个场面来写?交流初读本文的 感受。
单击此处 播放朗读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问题探究: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
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这话是什么意思?
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
3.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不屈不挠、顽强奋斗,
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
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攻陷叙拉古,正在聚精会神研究科学问题的阿基米德,不幸被蛮横的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4.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 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
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撒大帝、
秦始皇、汉武帝等。
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罗马,暴君沙拉大肆搜捕他在政治上的敌人,年轻的恺撒因为受到牵连而被捕,沙拉命令手下将军庞培处死恺撒,但庞培被恺撒的英勇气概所感动,悄悄让他连夜出逃。沙拉死后他回到罗马,他的女儿朱莉娅为帮助父亲在政治上发展,委身于庞培,恺撒终于登上权力的宝座,与庞培共同统治罗马。埃及女王以身相许,恺撒由此得以将埃及疆土并入罗马。但最终,在元老院,恺撒死于布鲁托斯等人的匕首下,此后罗马正式进入帝制。 年輕時的凯撒,不畏強權,征戰無數,終於順利征服羅馬,稱霸大帝。
军事家、政治家恺撒

刻苦勤奋、吃苦耐劳
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升等。
5.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 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 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作者描述这些人群,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
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倔强的精神……拓展延伸:有人把人生比作一首浪漫的抒情诗,也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杯绵香淳美的酒,你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