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1

文档属性

名称 热爱生命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4 19: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热爱生命(节选) 杰克·伦敦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关于作者杰克·伦敦
(1876—1916)美国小说家。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他曾受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材料。 杰克·伦敦在其精彩而短暂的一生中写了19部长篇和150多部短篇小说。著作大多探讨生死问题,强调人性尊严正直。除写作外,喜欢冒险的天性,使他勇于辩论、四处演讲,热爱航海、游泳、骑马,还经营农庄。
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热爱生命》就曾受到列宁的赞赏,直到逝世的前几天,列宁的手里还捧着它。复述故事,把握情节饥饿觅食(狼嚎、恐惧、矛盾)产生幻觉(遇大船、激动、麻木)遇病狼(冷静、沉着)与狼决斗(超越极限)战胜病狼探究思考1、主人公在这茫茫荒原上经历着哪些生死考验?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极度虚弱、伤病、野兽的威胁等2、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坚韧顽强、有毅力、不畏艰难险阻,具有一种超常的意志和超人的品质。3、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小说最富感染力的是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与逼真的细节描写。4、小说中关于鹿皮袋、比尔骸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金子还在,生命不在。命都没了,要金子还有何用。金钱在赤裸裸的大自然中一钱不值,它的存在是对人性的玷污与拖累。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这是一支弘扬生命的赞歌,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生命的珍爱,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折磨你的饥饿,疾病,你都能勇敢的战胜它们。生命永远与我们同在!
小说的象征意义:
“这个人”——主人公没有名字,用意
在于用他象征整个人类。
“狼”——象征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
力量。 这是一支弘扬生命的赞歌,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生命的珍爱,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折磨你的饥饿,疾病,你都能勇敢的战胜它们。生命永远与我们同在!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发散创新1、你对比尔的独自离区有什么看法?
2、你认为“他”没拿比尔的金子,没吮吸比尔的骨头是不是傻呢?
3、小说写比尔的下场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名字,加上一个名字是否更好?
5、文中的“他”已伤残、衰弱到了极点,最后是什么支撑着他往前走的?拓展延伸 读完这篇小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试谈一谈。作业:
学习了《热爱生命》,再联系上面提供的一段资料,请你写一段文字发表你的感想或呼吁。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字数在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