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自传和昼夜交替(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的自传和昼夜交替(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8 17: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并解释其成因。
3.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
新课导入
2011年11月一个晴朗无月的夜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拍摄团队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并固定好,通过长6小时的曝光,得到一张绚丽的星轨照片。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其自转轴不停地旋转。
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北极星仰角度=观察者所在纬度(北半球)
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N
S
侧视图
俯视图
北逆南顺
判断
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
自转·周期
太阳日 恒星日
参照物
自转角度
周期
意义
太阳
遥远的恒星
361°
360°
24时
23h56m4s
基本时间单位
自转真正周期
自转·速度
一般用线速度、角速度来表示圆周运动的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线速度
某地的线速度=1670cosφ
(φ为当地纬度)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赤道)
(南北纬60°)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练习
该区域位于 半球(南/北), (高/中/低)纬度,
A的地形是 (山岭/盆地)
1100km/h
1000km/h
900km/h
A
B


山岭
活动
海南文昌是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建设的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从地球运动角度分析文昌发射中心的优势条件。
海南文昌相对其他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地理纬度低,可充分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地球自转特点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地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太阳日:24h,基本的时间单位
恒星日:23h56m4s,自转真正的周期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
角速度都相等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练习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N处附近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A点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
A相等
23时56分4秒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旋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BA
二、地球的自转意义——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
地球既不透明也不发光;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作晨昏线(圈)。
昼夜交替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昼夜交替影响人类的作息,因此自古以来太阳日就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晨线、昏线判断
【方法指导】昼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侧视图
晨线
俯视图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圆柱投影图
O
A
B
晨线
昏线
晨昏线特点
1.晨昏线以15 °/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
5.春、秋分时,晨昏线在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6.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
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冬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