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浮雕(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浮雕(教案)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28 20: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浮雕教学设计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体造型作品。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的概念.分类和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餐巾纸作为材料,将其加工成纸条浮雕。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陶泥塑造点.线.面,并进行浮雕的创作。
教学难点:能用点.线.面。恰当地表现实物,并能运用不同的布局合理构图。
【所需要条件】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学具准备:陶泥.泥塑工具。
【评价任务】
1.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2.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2.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2.揭示“浮雕”的概念: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揭示课题《浮雕》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进行比较: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3.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三.学习制作浮雕
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
(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3.提问:注意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4.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二、交流评价
自评:作者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和实践的体会。
互评:欣赏展区作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评评。
A.评别出心裁之作。
B.评造型巧妙之作。
C.评材料运用合理之作。
【评价要点: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是否会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