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训练题
选择题
1. 有一位同学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 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2.习近平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党和政府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政策,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B.党和政府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吸收了大量外资
C.明确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使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4.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提出( )
A.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 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
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 有利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成立
5.“这次大会,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大会通过的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7. 下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D.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8.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于( )
A.传统发展观 B.科学发展观
C.哲学发展观 D.历史发展观
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哪次会议的主题( )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四大 D.十二大
10. 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到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 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1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最早出现于(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2.“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
D.实施改革开放
13.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C.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 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1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15.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一五”计划的执行
B.“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南方谈话”的发表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进行严肃、严谨的分析,才能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神实质。
(1)材料一中,他肯定了深圳的改革中的什么精神?
(2)材料二解决了改革开放中的什么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三所说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精神实质。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上述材料和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这件事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2)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请以A点发生的史实予以证明。(任举两例)
(3)写出召开于B点的会议名称,在这次会议上,哪一科学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主题
(4)中共十九大指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新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
1-5BBDCD 6-10DDBAB 11-15DBADD
(1)敢闯、敢试的精神。
(2)解决了人们对改革开放会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障碍。
(3)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17、(1)(1)“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2)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任意两点,且符合实际即可)
(3)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4)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