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荆 轲 学习目标 1、认识荆轲勇敢刚烈的侠客形象,并能提出对荆轲刺秦王事件的个人见解。
2、掌握“顾”“遗”“比”“谢”“卒”等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为”“因”等虚词的用法。
3、正确辨识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并能准确翻译。学习重点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并联系巩固旧知。
2、把握荆轲的性格特点,思考荆轲刺秦王悲剧结局的启示。顾(1)顾计不知所出耳
(2)不顾国家之大害
(3)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1)顾计不知所出耳
(2)不顾国家之大害
(3)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
(5)顾野有麦场 (《狼》)
(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7)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与蔺相如》)遗 (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1)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信陵君窃符救赵》)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4)朔之妇有遗腹 (《赵氏孤儿》)比 (1)比诸侯之列比 (1)比诸侯之列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涉世家》)谢 (1)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谢 (1)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2)所以不报谢着,以为小礼无所用 (《信陵君窃符救赵》)
(3)公子过谢侯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信陵君窃符救赵》)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
(6)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
(7)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亡 (《孔雀东南飞》)卒 (1)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卒 (1)群臣皆愕,卒起不意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3)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张衡传》)
(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与蔺相如》)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为之奈何
(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4)愿举国为内臣为(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为之奈何
(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4)愿举国为内臣
(5)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7)慎勿为妇死,贵贱何轻薄 (《孔雀东南飞》)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
(9)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0)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因 (1)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2)因遂自刎而死
(3)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因 (1)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
(2)因遂自刎而死
(3)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4)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孙膑》)
(5)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孙膑》)
(6)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
说明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一种句式,指出句式特征,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为之奈何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4、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6、给贡职如郡县
7、见燕使者咸阳宫
8、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与蔺相如》)
拓展练习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拓展练习 ……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②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③也!”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古人的态度 (1)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
(2)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咏荆轲》)
(3)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咏荆轲》)
(4)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杨子(西汉辞赋家杨雄)论之,荆轲……不可谓之义。?(《资治通鉴·卷七》)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6)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南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