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能源安全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07: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2.2 中国的能源安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中国计划到2022年向太空发射三颗“人造月亮”——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届时三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在360°的轨道平面上,反射的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6400km2的范围。其亮度虽然远弱于太阳辐射,但相当于月亮亮度的8倍。若把三颗“人造月亮”均匀地分布在赤道上空的圆形轨道上,就可以调整角度为全球任何城市提供照明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颗“人造月亮”在空间绕地运行时,包含它们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人造月亮”工程的实施将( )
A.削弱太阳辐射 B.增强月球引力 C.节约城市能源 D.扰乱太阳活动
3.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人造月亮”工程效益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表为中美两国2017年GDP总值与能源消费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国家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总量 GDP总值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其他 (亿吨标准油) (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 60.42 19.42 6.60 13.56 31.3 83
美国 14.86 40.87 25.48 18.79 22.3 122
4.与美国相比,中国能源消费状况特点是( )A.煤炭开采技术较高 B.更多依赖于矿物能源
C.原油进口总量较少 D.单位GDP能耗较低
5.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范围扩大
C.水体富营养化 D.臭氧层空洞
古巴矿产能源极其匮乏,近年来,该国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由我国提供电气设备并负责建造的古巴某生物质发电厂,位于距首都哈瓦那约445千米的中部小镇西罗雷东多,1~5月榨糖季利用糖厂的甘蔗渣发电,6~12月利用野生疯长的灌木“麻拉布”(原产地:非洲)继续发电。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与风能、太阳能发电相比,生物质发电的主要优势是( )
A.清洁可再生 B.节能减排 C.发电量稳定 D.运营成本低
7.该生物质发电厂使用“麻拉布”发电的生态优势是( )
A.降低发电的成本 B.扩大耕地面积 C.促进就业多元化 D.防治生物入侵
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但并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并不领先,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开发规模不大,晋煤外运能力不足
B.煤炭开采、加工、运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严重
C.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的地位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自然资源,附加值不高
9.能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整治措施不包括
A.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B.用输电彻底取代输煤,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C.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D.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轻纺工业和旅游业
结合“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预测表”(单位:亿吨),完成问题。
10.未来十年我国(  )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②石油供应充足 
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 
④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未来十年,我国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小的工业是(  )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12.表中数据说明,在未来十年里,我国应(  )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 
②到国外投资开发 
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 
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1年9月下旬以来,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推出“拉闸限电”措施,导致“限电”的主要原因是( )
①疫情使工业生产的用电量大幅上升②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火电厂发电量下降
③秋季河流进入枯水期水电发电总量下降④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用电量大幅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为我国风电基地示意图)。但某些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状况。“弃风限电”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我国弃风限电现象集中于“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其中新疆“弃风限电”比例高达38%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15.关于新疆“弃风限电”比例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电成本过高 B.水电与风电冲突严重
C.用电负荷小 D.用电量季节变化较大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左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右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左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右中( )
A.0时前后 B.8时前后 C.14时前后 D.20时前后
17.潮汐发电( )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有周期性④发电量稳定⑤地域性较强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西北地区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年产量可达3000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我国下列省区中,可大规模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是( )
A.四川云南 B.贵州、山西; C.青海、江西 D.广东、福建
19.在内蒙古、宁夏等地,针对煤制油企业耗水量大问题的最可行应对措施是( )
A.大规模调运长江水 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C.建设地下水窖储水 D.循环利用水资源
20.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彻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B.替代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C.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D.增强石油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除了满足本区域消费外,还有盈余,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不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主要能源输出区和输入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能源输出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输出区均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B.山西省的产煤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省年均能源消费有盈余 D.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均较东部地区严重
22.区域能源输入与输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平衡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问题
C.加强区域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D.可能加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充电模式指使用充电桩为汽车提供能源,换电模式指在换电站直接更换整个电池。换电模式首先在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用车领域展开,私家车领域推进较为困难。2021年10月28日,工信部启动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对比换电站与充电桩的差异,对换电站需求更迫切的地点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高速公路服务区 D.百货商场
24.相对于私家车领域,公共用车领域更易推广换电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要求高 B.管理标准统一 C.电池价格低 D.续航里程较长
25.工信部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可有效地( )
①降低用车成本 ②消除里程焦虑 ③提升驾乘品质 ④助力错峰用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类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欧洲 中东和非洲 美国 巴西 其他美洲地区 印度 其他亚太地区(含中国) 合计
装机容量 3.4 0.2 0.1 2.1 1.4 0.7 3.3 11.2
26.与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小密切相关的是( )A.常规能源丰富 B.社会经济发达 C.生物质原料少 D.能源需求量小
27.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太阳能发酵棚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A.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减少地表水分增发和蒸腾作用
C.提供冬季秸秆等发酵所需热量 D.促进当地冬季农作物自给自足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截至2020年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占比约为9%和2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带来的影响是( )
A.就业岗位大幅增加 B.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C.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环境问题基本消失
29.在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中,发电量占比明显小于装机占比的原因是( )
A.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动力不足 B.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能波动大
C.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市场需求量小 D.风电和太阳能不具备储能技术
锂电池应用领域广泛,消费电子、汽车、储能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域。我国锂矿储量位列世界第二位,但我国锂矿产量较低,国内加工企业需从国外进口含锂卤水来生产锂电池。如图为2018年锂矿查明金属锂资源储量的各省排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我国锂加工企业需从国外进口含锂卤水来生产锂电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锂矿储量低 B.我国锂矿分布分散
C.提取锂矿技术不足 D.保护我国锂矿资源
31.2018年7月,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锂项目——以本地盐湖卤水为原料的金属锂产业基地在青海格尔木工业园建成,格尔木发展望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原料丰富 ②当地市场广阔 ③政策支持 ④农业基础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下列符合柴达木盆地盐湖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尽快获得经济效益,先开富矿舍弃贫矿
②发展循环经济
③保护盐湖生态环境,把污水排入地下或较远的沙漠
④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
⑤利用特有景观,发展生态旅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3.与2014年相比,2015年煤炭供给量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①产业集中程度降低 ②煤炭进口减少 ③国内能源市场扩大 ④煤炭产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4.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缓勘探力度 B.开发新型能源
C.加强资源调配 D.发挥资源多用性
二、综合题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2015年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了全天候供电。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分析冈底斯藏医学院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36.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前7位石油进口国进口量占进口总量百分比的柱状图(下图)。
材料二:中巴经济走廊及北极航道示意图(下图)
(1)201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大的三个国家是___________、沙特阿拉伯和___________。
(2)2019年6月某日,一艘货轮从鹿特丹港出发,沿北极航道驶向我国大连港,出当日大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甲海域的洋流流向是___________。
(3)中经济走廊开通后,对沿线地区可能带米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提出我国在保障“石油能源安全”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二:广东省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的地形区为____,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为____。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4)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目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解析】
【分析】
1.
“人造月亮”在赤道上空的轨道上,作为地球的卫星,所以包含他们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故选A。
2.
人造月亮的作用是反射太阳光到地球,只有三面反射镜,并且都位于离地面很远的空间轨道上,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乎其微,A错;地月引力的大小只与地球、月球的质量大小还有地月之间的距离有关,B错;夜晚人造月亮反射太阳光为城市提供照明,节约了能源,C对;太阳活动与太阳自身能量变化有关,与外界因素无关,D错。故选C。
3.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于其它季节夜长较长,并且高纬度地区极夜的范围较广,所以人造月亮的工程效益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故选D。
【点睛】
人造月亮产生的影响:利:①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②有效提高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量。③夜间有人造月亮的光源街道可能不再需要安装路灯,节省了大量电费开支。弊:①成本高。②可能会改变地球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③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④可能会对所经过地区人们身体和生活产生影响。
4.B
5.B
【解析】
【分析】
4.
与美国相比,中国煤炭开采技术不具优势,选项A错误;读表可知,中国矿物能源比重高,更依赖于矿物能源,选项B正确;从表中数据无法看出中国原油进口总量,选项C错误;读表可知,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1.3亿吨标准油,GDP总值为83万亿人民币,根据公式:能源消费总量/GDP总值=单位GDP能耗。所以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为0.37亿吨/万亿元,同理可计算出美国的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为0.18亿吨/万亿元,所以中国单位GDP能耗较高,选项D错误。故选B。
5.
表中信息表明,我国矿物能源比重高,特别是煤炭比重大,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酸性氧化物,从而导致酸雨影响范围广,B正确;矿物能源消耗对土地、水体和臭氧层的影响较小,排除A、C、D选项。故选B。
【点睛】
矿物能源又称化石燃料。是指埋藏在地质体内呈自然状态的矿产,需人工开釆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等。
6.C
7.D
【解析】
【分析】
6.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发电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A错误;都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因此B错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天气影响大,因此发电量不稳定,而生物质由于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因此数量大,供应稳定,发电量稳定,这是它的主要优势,因此C正确;由于生物质资源分散、不易收集、能源密度较低等自然特性,导致运营成本不会低,因此D错误。故选C。
7.
由材料可知,灌木“麻拉布”的原产地是非洲,由于该地与非洲自然环境相似,所以能够野生疯长,具有生长速度快,扩展地盘快,会侵占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属于外来生物入侵。因此大量使用它来发电的生态优势是能够减少其数量,防治生物入侵,D正确。降低发电成本、促进就业多元化、扩大耕地面积都不是生态方面的优势,因此ABC错误。故选D。
【点睛】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世界生物质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后,丹麦开始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秆等生物质发电。自1990年以来,生物质发电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
8.D
9.B
【解析】
8.山西是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量最大的省区;A错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不断加大;错误;我国依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B错误;煤炭开采、加工、运输、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严重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C错误;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反映了其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故主要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自然资源,附加值不高,没有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分析,D正确。故选D项。
9.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是原煤开采在当地经济占比重过大,资源的深加工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山西应该在丰富的煤炭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延长煤炭加工产业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轻纺工业和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 ACD为正确的措施,B为不正确的措施。故答案选B项。
【点睛】
自然资源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资源丰富,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好,就可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并非轻而易举。这既包括当地的产业结构问题,也包括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的素质等问题。如果只是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生产,即提供初级产品、工业结构只停留在原料的开采上,而不去对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生产链,自然资源的附加值就会很低,只能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这样的模式类似于“靠山吃山”;长期发展下去,不但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山西省的工业以煤炭为主,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以及煤炭的开采中,单纯追求产量,重开采、轻利用,加上管理不善,因而出现了越采越劣、越采越脏的恶性循环。另外,交通、水源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也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0.D
11.B
12.C
【解析】
【分析】
10.
表中数据表明,未来十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迅速,但产量几乎没有增加,说明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越来越高;石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能源需求量增长越高,说明经济发展越迅速。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
11.
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都属于石油工业,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大,A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小的是小排量汽车,B符合题意。故选B。
12.
石油开采应当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合成纤维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和能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改变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严重耗损)。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防止环境污染)。3、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防止生态破坏)。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环境污染)。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减少环境污染)。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限电”说明能源供需失衡。在全球大量能源需求的推动下,煤炭价格正在飙升,煤价和电价出现倒挂,使得电厂发电量下降。发电量下降,一方面确实是煤炭资源紧缺,客观上不得不降低发电量;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发电厂因亏损不愿满负荷生产,主动降低发电量。②正确。受季风影响,我国河流季节变化大,秋季河流进入枯水期,水电发电总量下降,③正确。①④不符合客观实际。故选B。
【点睛】
14.B
15.C
【解析】
【分析】
14.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地形平坦,因此A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北部靠近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B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较少,城市也少,电力需求不大,因此C错误;建设风电与廉价劳动力没有关系,因此D错误。故选B。
15.
新疆弃风限电,主要是由于人口少,工业农业等对电力需求少,导致用电负荷小,因此C正确;与火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比较,风电成本比较低,因此A错误;新疆由于位于干旱地区,水电很少,限电的原因不是水电与风电冲突严重导致的,B错误;新疆人口少,用电需求少,不存在明显的用电量季节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
大规模风电的消纳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方面,我国风资源集中、规模大,资源地市场规模小、难以就地消纳;另一方面,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风电并网需要配套建设调峰电源,而我国风电集中的“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基本没有调峰能力。此外,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导致“三北”地区弃风限电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东北的主要问题是火电和风电的冲突问题;西北地区主要问题在于用电负荷过小;华北则主要是通道问题。将风电并入国家电网,并提供优惠并网条件、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此举无疑将解决风电并网难的发展瓶颈。
16.C
17.D
【解析】
【分析】
16.
读左图可知,此时大海水位高,利用潮水流入推动水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最可能位于14时前后 ,因为此时之后,涨潮时,且之后出现一天中的最大潮时,发电量最多。C正确;0时前后潮位低,之后虽然也涨潮,但一天中的低潮时,发电量较小,A错误;8时前后和20时前后潮位低,都是潮位较低时,且落潮时,应时海湾内的水流出水坝过程,BD错误。故选C。
17.
潮汐发电能量来自天体引力能,①错误;潮汐能发电清洁无污染,②正确;潮汐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发电有周期性强,③正确;潮汐的周期性决定潮汐发电量不稳定,④错误;潮汐发电只能用在沿海地区,地域性较强,⑤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潮汐发电优点:1、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2、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3、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4、潮汐电站不需筑高水坝。5、潮汐能开发存在一次投资大、发电成本低的特点。6、机组台数多,不用设置备用机组。缺点:1、潮汐发电量存在日变化和月变化。2、潮汐电站 投资大,造价较高。3、潮汐电站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
18.B
19.D
20.C
【解析】
【分析】
18.
A.四川、云南省煤炭资源贫乏,原料不足,不适宜大 规模发展煤制油产业,故A选项错误; B.贵州、山西都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 适宜发展煤制油产业,故B选项正确; C.青海省和江西省煤炭资源贫乏,原料不足, 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煤制油产业,故C选项错 误; D.广东省、福建省煤炭资源贫乏,不适宜大规 模发展煤制油产业,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9.
A.内蒙古、宁夏等地距离长江流域遥远,长 江上游水量小,大规模调运长江水难度很大, 故A选项错误; B.内蒙古、宁夏等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 水稀少,地下水资源不足,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故B选项错误; C.内蒙古、宁夏等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 水稀少,建设地下水窖也很难储蓄水源,故C 选项错误; D.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 利于煤制油产业可持续发展,故D选项正确。故选D。
20.
A.我国发展煤制油产业也不会彻底解决我国 能源安全问题,故A选项错误; B.发展煤制油产业不可能替代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故B选项错误; C.发展煤制油产业有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转型 升级,找到煤炭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故C选项正确; D.发展煤制油产业也不会影响石油的市场竞争 力,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煤制油的的分布及发展的措施。根据材料和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可推出正确答案。
21.C
22.B
【解析】
【分析】
21.
我国能源输出区不全位于中西部地区,如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A项错误;图中反映的是能源消费盈余量,据图并不能直接得知产煤总量的多少,B项错误;据图可知,陕西省是我国能源输出大省,说明其能源消费有盈余,C项正确;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不一定都较东部地区严重,D项错误。故选C。
22.
能源供给量大的区域输出能源,能源需求量大的区域输入能源,有利于平衡我国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的配置错位;区域能源输入和输出仍没有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区域能源的输入与输出有利于加强能源输出区与能源输入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区域交流,促进共同发展;能源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会加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中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生产和消费地区存在较大不平衡,因此出现资源跨区域调配。
23.C
24.B
25.C
【解析】
【分析】
23.
换电站是市场指向型产业,需靠近消费市场,高速公路服务区车流量大,对便捷补能的需求更为旺盛,所以对布局换电站需求更迫切,C对;住宅区、工业区、百货商场车流量相对较小,对便捷补能的需求较小,A、C、D错。故选C。
24.
私家车、公共用车对安全需求都高,A错;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用车领域因其集中采购和管理,便于标准的统一和规范,故更容易推广换电模式。而私家车因电池和充电标准各异,不利于换电模式的推广使用,B对;私家车、公共用车换电模式的电池价格都很高昂,C错;换电站是解决新能源车续航问题,而不是公共用车领域更易推广换电模式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B。
25.
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中电池按需租赁能显著降低用车成本,①对;一次换电耗时短,和加油的体验基本相仿,换电模式的推行消除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②对;换电模式的推广解决的是汽车能源问题,而不能提升车辆的驾乘品质,③错;将电池充电交由换电站负责,也意味着可以错峰用电,④对。①②④对,故选C。
【点睛】
就换电模式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非常效率、平均换一块电池在3-5分钟之间;促进车电分离,进一步拉低电车价格。
26.A
27.C
【解析】
【分析】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26.
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小,主要是因为其常规能源丰富,A正确;美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BD错误;美国农业发达,生物质原料丰富,C错误。故选:A。
27.
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本身可以发电,因此建设太阳能发酵棚不是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A错误;冬季长春地区气温低,地表水分蒸发弱,植物蒸腾作用弱,而不是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B错误;我国长春地区冬季气温过低,秸秆等无法进行发酵,故需要太阳能增温,以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C正确;当地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生产受限,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
生物质发电电能质量好,可靠性高,污染少等优点。长春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较低,配套太阳能发酵棚主要是为了弥补冬季秸秆发酵所需的热量。
28.C
29.B
【解析】
【分析】
28.
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岗位,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需要的劳动力较少,不会大幅增加就业岗位,A项表述不正确;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此举措不会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B错误;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不会出现环境问题基本消失,因为环境问题及成因多种多样,D错误;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有助于调整能源结构,使得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C正确,故选C。
29.
在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中,发电量占比明显小于装机占比是由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受资源条件的影响,风能资源并非全天高速,太阳能发电则夜间无光照,因此某些装机后会出现低出力甚至零出力水平,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能波动大,B正确;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动力来自科技、市场需求、资金等,这些动力是充足的,尤其是市场对于能源的需求是较大的,AC错误;风电和太阳能具备储能技术,储能技术的有无不是发电量占比明显小于装机占比的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
我国风能发电优点: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能发电缺点:风速不稳定,风力丰沛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我国太阳能发电优点: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缺点: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
30.C
31.B
32.D
【解析】
30.由材料“我国锂矿储量位列世界第二位”可知,我国锂矿储量大,A错。从图中可读出,我国锂矿集中分布在青海和西藏,锂矿分布集中,B错。由材料“但我国锂矿产量较低”可知,我国锂矿储量大,产量小,原因可能是提取锂矿技术不足,C正确。保护我国锂矿资源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选C。
31.从图中可读出,青海的锂矿储量在全国上占比重最大,格尔木发展锂产烽基地的优势条件有原料丰富,①正确。由材料“消费电子、汽年、储能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领城”可知,青海三大领域工业并不发达,当地市场较小,②错。政策支持是发展锂产业的有利条件,③正确。农业基础对发展锂产业影响较小,④错。①③正确,故选B。
32.开富矿舍弃贫矿,会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①错。发展循环经济,可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可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②正确。把污染排入地下或较远的沙漠,并没有减少污染,反而会造成地下和沙漠水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③错。延长生产链,提高附加值,可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为可持续发展措施,④正确。利用特有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⑤正确。②④⑤正确,故选D。
33.D
34.D
【解析】
33.煤炭供给量下降,原因最可能是煤炭来源减少,这可能是煤炭进口减少或煤炭产量下降,②④正确,D正确。产业集中程度降低不会影响产量,①错误。据图可知,2015年煤炭需求量略微下降,③错误。故选D。
34.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发挥资源多用性,让资源价值充分发挥,D正确。勘探是寻找煤炭资源,减缓勘探力度对缓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意义不大;开发新型能源可能加剧煤炭过剩问题;加强资源调配只是空间分布的变化,不能缓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ABC错误。故选D。
35.(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总体上)西(北)多,东(南)少;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区较多,四川盆地等地较少。
(2)藏医学院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适宜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土地资源丰富;高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易于施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区位条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东南地区小于50亿焦耳/米2 ,西北地区大于 70亿焦耳/米2,等值线大体为东北—西南走向,数值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由此可得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分布不均;(总体上)西(北)多,东(南)少;其中,青藏高原最高值在80亿焦耳/米2 以上,等值线并向内蒙古高原方向弯曲,因此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地区较多,四川盆地年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30~40亿焦耳/米2 ,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
(2)
读图可知,冈底斯藏医学院的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80亿焦耳/米2。藏医学院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大气污染小,空气洁净,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青藏高原上为高原山地气候,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大致位于纬度30度附近,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适宜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土地资源丰富;高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易于施工。由材料“太阳能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方阵,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和“2015年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了全天候供电”可知,太阳能发电能满足当地电力供应,并且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生活,并且有利于学校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点睛】
36.(1)俄罗斯;安哥拉。
(2)昼长夜短;由南向北流。
(3)为沿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沿线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等。
(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增加石油战略储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据材料一图可知,2016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大的三个国家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
(2)6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据图可知,甲地处日本南部海域,回忆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处洋流为日本暖流,流向是自南向北。
(3)中巴经济走廊的开通对沿线地区可能带米的积极影响,应从经济和社会意义角度分析。可以为沿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该线路是一条我国陆上运输石油通道,可以大大缩短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距离,其开通可以完善沿线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等。
(4)我国在保障“石油能源安全”上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例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增加石油战略储备,加强国内石油勘探等。
【点睛】
我国现在油气进口主要4条生命线:海洋:绝大多数经过马六甲海峡;北线:俄罗斯,即俄罗斯的远东太平洋线(支线);西线:哈萨克斯坦等;南线:建设中,即中缅石油管道。
37.(1)河西走廊 地势平坦
(2)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3)二线工程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东南丘陵,该地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4)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西气东输相关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线路的区位,西气东输的意义以及能源短缺的措施等相关问题,难度一般,调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回答。还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区域基础知识,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详解】
(1)读图分析可知,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重合地段是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区,该地地势平坦,便于交通线路的建设。
(2)根据材料信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促进可持续发展。
(3)结合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西气东输二线主干管道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描述其地表特征。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地形起伏较大,水系发达,再加上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众多的水系和各种地质灾害会为管道的铺设带来困难。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广东的能源自给率很低,且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较快。解决广东省所面临的能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可以采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等节流措施。还可以采取开发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同时跨地域输入能源,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开源措施,增加能源的供应量及能源供应的多元化。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