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9 09:2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15*女娲补天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多音字错误的一项( )
A.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
B.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
C.挣:zhēng(挣脱)zhèng(挣扎)
D.扎:zhá(挣扎) zhā(扎针)zā(扎辫子)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娲(wā) B.轰隆隆(lóng) C.挣扎(zhá) D.冶炼(yě)
3.下列词语中,与“挑大梁”结构相似的一项是( )
A.不由得 B.碰钉子 C.铁公鸡
4.《女娲补天》一文中,女娲为了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不畏艰难炼石补天,她善良勇敢、甘于奉献的品质令人敬佩。下面诗句不能体现“奉献”精神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5.下列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劈开(pī) 身躯(qū) 丈量(zhàng)
B.浑浊(zhuó)竭力(jié) 隆隆(lóng)
C.四肢(zhī) 血液(xiě) 茂盛(mào)
二、填空题
6.疑难探究
女娲补天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xiū bǔ dài tì zāo shòu mò rì quē kǒu
( )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把“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的场面描写出来,注意做到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女娲求雨神下雨把天火熄灭的目的是__________。她会怎样求雨神呢?请想象“求”雨的画面,用一段话描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终于”这个词可以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天地。
女娲补天
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继而大打出手,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地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折断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大祸,感到无比痛心,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窟窿填好,随后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痕迹,由于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星辰都会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从此以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就是伟大的女娲用来补天的神石的彩光。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喷涌——( ) 安乐——( )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窟窿 一( )裂纹 一( )大龟
12.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精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3.文中“截”的意思是(  )。
A.量词,段 B.阻拦 C.割断;弄断
14.从文中找出农夫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在文中找)
________——________——急忙——欣慰
15.从哪句话可以体会到农夫非常劳累?用“____”在文中标出。
16.农夫想出的办法是什么?这种办法行得通吗?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农夫揠苗助长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题目中C选项词语正确注音为,挣:zhèng(挣脱)zhēng(挣扎)。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项读音有误。轰隆隆:hōng lōng lōng,象声词。形容雷声、炮声、爆炸声、机器声等。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短语类型的掌握。
解答时要仔细分析词语的结构特点,确定答案。
“挑大梁”结构形式为“动词+名词”。
A.不相似,“不由得”结构形式为“副词+得”。
B.相似。“碰钉子”结构形式为“动词+名词”。
C.不相似,“铁公鸡”结构形式为“形容词+名词”。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与诗句的理解能力。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萤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 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体现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哲理。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少年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然乡音没有改,可两餐的头发已经稀疏斑白了。与“奉献”无关。
5.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等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 劈开: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劈”读“pī”,读音正确。
身躯:身体;身材。“躯”读“qū”,读音正确。
丈量:用步弓、皮尺等量土地面积或距离。“丈”读“zhàng”,读音正确。
B 浑浊:混浊。“浊”读“zhuó”,读音正确。
竭力:尽力地。“竭”读“jié”,读音正确。
隆隆:拟声词。沉重的震动声。“隆”读“lóng”,读音正确。
C 四肢:指人体的两上肢和两下肢。“肢”读“zhī”,读音正确。
血液:心脏与血管中流动的不透明的具有黏滞性的红色液体。“血”读“xuè”不是“xiě”,读音不正确。
茂盛:形容旺盛的样子。“茂”读“mào”,读音正确。
故选:C。
6.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女娲补天》讲的是远古时代,天破了一个大洞,女娲看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决定补天。最后经过女娲的一番辛劳整治,终于把天补上了,地也填平了,人民恢复了安乐的生活的故事。
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7. 修补 代替 遭受 末日 缺口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补、替、遭、末、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这可是工作。 芦苇被女娲烧成灰,撒到水中。 天空变得清朗透明,空气是那么新鲜。野兽全都回归山林,洪水也退去了,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解析】
【详解】
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把“把”字句后面人或物放到句子前面,“把”句子中的“把”改成“被”。
3.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具体的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联系生活,抓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在脑海里形成想象的画面,去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描绘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这可是工作。
2.芦苇被女娲烧成灰,撒到水中。
3.天空变得清朗透明,空气是那么新鲜。野兽全都回归山林,洪水也退去了,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9. 救围困在山顶上的人们 女娲跑着来到雨神的住所,没有敲门便直接进入,见到雨神,气喘吁吁地说:“大慈大悲的雨神,赶快下雨吧,不然人间就生灵涂炭了”,见雨神无动于衷,只好跪下来,苦苦哀求。 不能去掉。因为“终于”一词写出了纯青石非常不好找,女娲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找到。如果去掉,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关键词语作用的理解能力,想象画面,用话描述可以通过梳理课文条理,知道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画面。然后通过阅读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在脑海里形成想象的画面,去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描绘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救围困在山顶上的人们;女娲跑着来到雨神的住所,没有敲门便直接进入,见到雨神,气喘吁吁地说:“大慈大悲的雨神,赶快下雨吧,不然人间就生灵涂炭了”,见雨神无动于衷,只好跪下来,苦苦哀求。
2.不能去掉。因为“终于”一词写出了纯青石非常不好找,女娲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找到。如果去掉,就没有这层意思了。
10. 喷射 快乐
11. 个 道 只
12.女娲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石浆将残缺的窟窿填好,斩了大龟的四脚,当做柱子支起倒塌的半边天,擒杀黑龙,收集芦草,烧成灰,堵塞洪流。
【解析】
10.
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近义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近义词。
喷涌:意思是喷射涌流。
安乐:双音词,指一种安宁和快乐的心理状态,也指安逸快乐的生活方式。
11.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量词填空的能力。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等。即:一个窟窿 一道裂纹 一只大龟
1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由“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窟窿填好,随后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可知:女娲选用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石浆将残缺的窟窿填好,斩了大龟的四脚,当做柱子支起倒塌的半边天,擒杀黑龙,收集芦草,烧成灰,堵塞洪流。
13.A
14. 巴望 焦急
15.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精疲力尽。
16.农夫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这种办法行不通;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7.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析】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文章的上下句,可以得出答案。
14.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从文章中可以的得出答案农夫的心理变化是从巴望到焦急道急忙道欣慰。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16.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从原文中可以得出答案,农夫想出的办法是农夫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由文章结尾可知这种办法行不通。因为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7.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