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一(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一(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3-14 20: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一(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①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②x=2是方程x-1=1的解;③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④的算术平方根是4。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2.小明从半径为5的圆形纸片中剪下40%圆周的一个扇形,然后利用剪下的扇形制作成一个圆锥形玩具纸帽(接缝处不重叠),那么这个圆锥的高为( )
A.3 B.4 C. D.
3.在半径为R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等于
A. B. C. D.R
4.已知,的半径分别是2和1,若两圆相交,则圆心距可以是( )
.2; .4 ; .6; .8.
5.如右图,⊿ABC内接于⊙O,若∠OAB=28°则∠C的大小为( )
A、62° B、56° C、60° D、28°
6.如图,直径为10的⊙A经过点C(0,5)和点O (0,0),B是y轴右侧⊙A优弧上一点,则cos∠OBC 的值为( )
A. B. C. D.
7.如图, 已知CD为⊙O的直径,过点D的弦DE平行于半径OA,若∠CDE的度数是40o,则∠C的度数是 ( )
A.50o B. 40o C. 30o D.20o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和4cm,圆心距为7cm,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内切 C.外切 D.外离
9.如图,等腰梯形ABCD内接于半圆O,且AB = 1,BC = 2,则OA 等于( ).
A. B. C. D.
10.如图,△ABC内接于⊙O,AD是⊙O的直径,∠ABC=25°,则∠CAD的度数是( )
A.25° B.60° C.65° D.75°
二、填空题
11.如图,⊙O与正六边形OABCDE的边OA、OE分别交于点F、G,则弧所对的圆周角∠FPG的大小为 度.
12.在半径为的圆中,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 。
13.如图,点A、B、C、D在⊙O上,若∠C=60o,则∠D=   o,∠O=    o。
14.如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6cm,那么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cm2(结果保留π).
15.正的边长为,边长为的正的顶点与点重合,点分别在,上,将沿边顺时针连续翻转(如图所示),直至点第一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则点运动路径的长为 (结果保留)

16.如图,PA、PB切⊙O于点A、B,点C是⊙O上一点,且∠ACB=65°,则∠P=    度.
三、计算题
如图,破残的圆形轮片上,弦AB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B于点C,交弦AB于点D.已知:AB, CD

17.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8.求(1)中所作圆的半径
19.
 又PE⊥CB于E,若BC=10,且CE∶EB=3∶2,求AB的长.  
四、解答题
20.求作:△ABC的外接圆(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写出作法,不要求证明).
21.如图,为的切线,为切点,交于点,求的度数.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C与y轴相切于D点,与x轴相交于A(2,0)、B(8,0)两点,圆心C在第四象限.
⑴ 求点C的坐标;
⑵ 连结BC并延长交⊙C于另一点E,若线段BE上有一点P,使得AB2=BP·BE,能否推出AP⊥BE?请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⑶ 在直线BE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AQ2=BQ·EQ?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也请说明理由.
23.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内接于⊙O,BD为直径,AB=AC,.

(1)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2)求的度数.
24.如图,点O在Rt△ABC的斜边AB上,⊙O切AC边于点E,切BC边于点D,连结OE,如果由线段CD、CE及劣弧ED围成的图形(阴影部分)面积与△AOE的面积相等,那么的值为 .
25.如图,AB是⊙O的弦,点D是半径OA上的动点(与点A.O不重合),过点D垂直于OA的直线交⊙O于点E、F,交AB于点C.
(1)点H在直线EF上,如果HC=HB,那么HB是⊙O的切线吗?请说明理由;
(2)连接AE、AF,如果,并且CF=16,FE=50,求AF的长.
26.已知⊙、⊙外切于点,经过点的任一直线分别与⊙、⊙交于点、,
(1)若⊙、⊙是等圆(如图1),求证;
(2)若⊙、⊙的半径分别为、(如图2),试写出线段、与、之间始终存在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A
6.B。
7.D。
8.A
9.A
10.C
11.60。
12.2
13.60,120
14.18π
15.
16.50
17.
18.
19.
 
   ∴CD⊥AB
  又∵BC=10
  CE∶EB=3∶2
   ∴EC=6,BE=4
  又∵PE⊥BC
   ∴Rt△BEP∽Rt△BPC
    
  
  
   
 
20.作法如下:
(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
(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2;
(3)以l1,l2的交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圆画圆,则圆O即为所求作的圆.
21.见解析
22.(1)C(5,-4)(2)能,理由见解析(3)Q1(5, -4) Q2(5.84,-2.88)Q3(,)
23.(1)证明见解析(2)30
24.4-π
25.(1)HB是⊙O的切线,理由见解析(2)
26.解:(1)联结.
∵⊙.⊙外切于点,∴点T在上.
如图,过.分别作.,垂足为、,

∴ ∥.
∴ .
∵⊙.⊙是等圆,∴.
∴,
∴.
在⊙中,
∵ ,
∴.
同理 .
∴,即.
(2)线段.与、之间始终存在的数量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