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作文课
同 步 习 作
第 一 单 元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 四 课 时
互动评阅
1
表达交流
2
佳作展示
3
任务情境
4
互动一:同桌之间相互评阅。
按照老师批阅和讲评的方法对同桌习作的修改文直接进行圈点勾画改评,特别是要对修改前后的地方作出对比,在批注栏内分析修改前后的不同效果。也可标出自己认为仍然需要修改的地方,然后在修改文后依据学习目标写出评语,最后参照原文的得分和修改情况,按“四线评分法”给修改文评分。
互动二:以小组为单位,点评分享同桌的习作。
把同桌的修改文和自己对同桌习作的评价结果以点评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做好笔记,做到取长补短。
附:小组习作点评记录表
姓名 我认为的优点 我认为有待提升的点 评分
1.由小组组长统计各位同学习作的总分,选出最好的一篇作为本小组与全班同学交流的代表习作。让该篇作文的评阅者作为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点评该篇作文,全班同学边听,边想,边做好笔记,并给出评分。
附:各小组优秀习作点评记录表
姓名 我认为最大的优点 我认为最需要提升的点 评分
2.针对这次习作的学习,梳理自己的收获,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总结自己的收获 今后需要加强的地方
3.教师总结,语文课代表把全班前五名或前十名的佳作收集打印,展示在学习栏内,以便大家学习交流。
佳作一:
这样的人让我仰望
一只纸飞机,轻轻地从我眼前掠过。哦,那小巧玲珑的形状,那轻盈优稚的姿态,多么熟悉。难道它就是小时候哥哥手里的那一只?蓦地,我的视线已被它悄悄牵走,揉成回忆,挂在了童年的树梢头。
天,澄明圣洁的天,像一方浅蓝色的丝帕;云,洁白无瑕的云,像舒卷的轻纱;风,无优无虑的风,撤起了阵阵金色的麦浪,泼洒着灿烂的希望。一个小男孩,站在田埂上,放飞了他的纸飞机。飞机乘风而翔。他欢呼着,奔跳着,使劲地挥着双手。这就是儿时的哥哥。折飞机、放飞机是他童年最大的乐趣。他从来没有抒发过做飞行员、制造飞机的壮志,他只是一次又一次专注地折着纸飞机。他时常仰起头,望着自己的纸飞机在天空飞翔,努力睁大眼睛,情不自禁地微笑着。哥哥从小就有一个深藏在心底的梦想——渴望飞翔,渴望在蓝天里实现理想的梦。
我常常在记忆中回想哥哥,羡慕他从小就有梦想,仰望他对梦想默默无声的坚持和始终如一的执著追求。
哥哥童年的梦想就晶莹璀璨。一次,哥哥兴冲冲地捧着一只刚折叠好的纸飞机跑进屋子,“妈,这只飞机飞得可高啦。来,我表演给你看!”他想拉着母亲往外跑。“别胡闹,我正忙着呢。”母亲甩开他的手,“你呀,都上小学了,还老玩这些没用的飞机,还不快做作业去!”“早做完了。”哥哥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抬头望了望满脸不高兴的母亲,转身一步步向外走去。好几次,他望着手中的纸飞机,又停下来回头注视母亲,眼睛里充满了委屈和失落。可惜妈妈哪里知道哥哥的心事呀!
这样的故事重复了许多次,哥哥每次都是兴高采烈地跑来,却又都是垂头丧气地回去。他经常一个人坐在田埂上,时而仰起头,望着自己的纸飞机在田野上空游动着,轻滑着,飞舞着;时而又低着头,陷入沉思,也许是正在编织着自己长大后的美好梦想。
哥哥慢慢长大了,可是他叠的飞机渐渐少了。他的飞机梦想会破灭吗?我很担心。我知道没有许多人会仔细地去欣赏他的纸飞机,没有人为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说句:“孩子,你真行。”也没有人能去叩开他的心扉,倾听他的诉说……
但是,哥哥说:“我只是把梦想暂时折叠起来,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今后更高地飞翔,我不会放弃的。”
记得一个周末下午,我们一起来到郊外,他又仍起那个叠好的纸飞机。那飞机飘过麦田,飘过树梢,飘向远方……哥哥的眼里流动着挚爱的光,哥哥的心里永远编织着一个美好的梦想。
高中毕业后,哥哥参军真的当上了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童年就有的梦。这个为实现梦想,而坚持不懈努力的人真让我仰望!
佳作二:
这样的人让我感慨
天有些冷了,秋天总是给人带来许多感慨。
秋风瑟瑟,秋叶在一片金黄中迎来生命的最后时刻。“唰、唰”,垃圾车或许是它们最后的归宿,或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诗人笔下的悲秋,或是从这凋零开始的吧!已是深秋时节,人们穿着厚厚的毛衣,裹着大大的围脖,在风中凌乱了脚步。
下午放学后,我来到学校操场上,想活动一下,又觉得提不起精神。这时,一阵秋风吹来,一曲悠扬的小调传到我的耳畔。那声音或快或慢,或高或低,中间被小声的歌词支撑着,略微还有些颤抖。调子不是时髦的调子,唱法也是古典民谣的唱法,一切都是朴素的。
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才有如此雅兴在晚秋中歌唱?我慢慢循着歌声,来到操场边的一处石阶前。石阶上,一个老太太站立着,两手交握着放在胸口微笑着歌唱,一个老爷爷则坐在旁边,正微闭着双眼沉醉地弹奏。老太太戴着一顶粉红色的用毛线织成的帽子,身着一条米色的马甲,下身穿着一条红色的毛裙,身材显得有点臃肿。曲子的源头是一把木吉他,看起来有些老旧,被老爷爷抱在怀里。他穿着一件桃尖领的蓝色毛衣,里面打着一条红领带。手背上已现出深浅不一的老年斑,关节处的皮肤褶皱很多,几根手指虽已沧桑,但拨动起吉他的弦时,却显得十分轻快灵活。我留步倾听着,一曲曲琴声伴着的歌声,有时委婉悠扬,如一条绢帛,从布卷中滑了下来;有时稍加停顿,更似一次独具匠心的裁剪。
在瑟瑟秋风中,我顿时被这音乐唤醒。“浏阳河,穿过了几道弯……”“你应该唱F调”。“好,好,我再试试”。一曲结束,两个老人相视而笑,脸上全是幸福和满足……
我想他们应该是一对退休老教师吧,约莫六十多岁。在这深秋的寒风中,他们有时一边唱,一边搓手。面对这寒冷,神情却那么淡定,那么无畏,仿佛歌声就是他们御寒的城堡,好像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温暖。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飞舞而下,落在老人的肩上,那枯黄的叶脉饱含着对时光的眷恋和从容。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音乐声虽然如此之小,原来他们是唱给凌厉的秋天听的,唱给时光听,唱给自己的心灵。想必几十年前,他们也曾青春年少,并肩坐在这石阶上,一个潇洒地弹奏,一个婉转地歌唱。曾唱出对岁月的表白,唱出生活的幸福,唱出对祖国的赞美。
我感慨在这寒冷中有了收获,感慨于这对老人的毅力。他们活在生命的秋天里,面对寒冷,既有秋叶对时光的眷恋和从容,更有菊花对寒霜的傲放。他们活在记忆里,活在追求里……
佳作三:
这样的人让我永记在心
我们每个人都行走在时间里,有时会遇到欢喜和美好,有时也会遭遇挫折或困难。当疫情突如其来,人们内心充满了不安。不过,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他们自带明亮的光束,让人永记在心。
奄奄一息,不忘奉献
“药物留给更需要的人吧,不要浪费。”一位重病的患者躺在病床上,他快要奄奄一息了,却还在努力推开护士给他送药的手。护士顿时泪流满面。后来,那位患者在遗书里说:“我死后,我选择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医护人员都被这位患者所感动,他们积极地为他治疗,这位患者现在已经转危为安,没有生命危险了。
所有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大家更是无比地爱惜自己的生命。而这位患者,生命已经岌岌可危,但心里仍然装着国家,装着对其他人,这样的奉献精神,我怎么会不永记在心呢?
伤痕累累,舍生忘死
作为医生的她终于摘下了口罩和护目镜,脱下了防护服,她的脸庞已经面目全非。她满头大汗,眼睛上方有一圈深深的勒痕,那道勒痕竟是一道触目惊心的暗红的淤血。但她脸上的笑容却依然灿烂,如同一朵经历过狂风骤雨而依然怒放的花,那一定是因为,为使疫情尽快结束,她极力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此刻,她那道印痕,就是奖赏自己的特殊“徽章”。
谁能知道她那是有多么的痛苦,那种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好长时间不能摘下来的难受?又有谁知道她坚持下来要付出多大的毅力?大概是因为她知难而进,积极抗疫,坚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疫”。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我怎么会不永记在心呢?
日日坚持,责任担当
自从有疫情以来,单元门上就贴着一张楼道消毒表。在“负责人”那栏,一个月一直都是同一个人的签名。我每天在楼上可以看见,他穿着蓝色的防护服,背着一大桶消毒液,在楼下喷洒。那桶看着就很重,还要边走边不停地打气;他穿着的防护服,看着就很憋气。而给楼道、电梯消毒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扶手、角落,每个地方都要细心到位。一天三次消毒,不知道要弯腰又起来多少次。我们楼道里,每天都可以闻见消毒液的刺鼻味道,我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承受得了呢?他一定是每天都在坚持,这种忘我的精神,我怎么会不永记在心呢?
在疫情时期,我们都不敢多出门,想争取最大程度地防止染病。那个每天消毒的人,想必也是这样。但是,他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冲锋在前,日日坚持。这种尽职尽责的责任和担当精神,我怎么能不会永记在心呢?
这些都是新冠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的战斗者。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我们才迎来了一次次防控疫情的胜利,而且这些胜利是全世界的疫情防控中独一无二的!
他们是忘我的勇士,是坚强的英雄。这样的人,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投向这场冰雪运动的顶级赛事。
开幕式上有好多个绝美的瞬间:有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奥运五环破冰而出,56个民族传递国旗,世界各国语言写“欢迎”,雪花中国结引导牌,中国代表团身着鲜艳的中国红服装入场,参赛国名称会成雪花主火炬,梦幻滑雪路径引出奥运口号,鸟巢上空烟花盛放,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
比赛中,赛场上也有很多运动员特别感人的画面。当在电视上看到某个画面时,你觉得哪个画面最让人激动?你的心中产生了什么感情?请你在与别人聊天的时候,把自己的那份激情直接说出来。
谢谢观看
同 步 习 作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