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 高三历史选考备考策略
一、学校的考核要求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 高三历史选考备考策略
一、学校的考核要求
100 91 85 平均分 人数和比例 排名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1、分班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 高三历史选考备考策略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4.《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2.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襌衣,重量仅49克。识图(右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8.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
B.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C.避暑山庄、圆明园的营造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
D.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
基础知识:A
框架 提取
翻书 标注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基础知识:B
1.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2020年1月卷) 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基础知识:B
A.分封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得以加强
例:观察下列图片,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历史概念!
“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使国家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但由此形成的国家不是一个有机的政治、经济整体。”这一状况的改变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材料解读:A
2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
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2021年1月卷) 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
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概括 提取 判断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材料解读:B
13.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授抗战的重要方式
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
③抗日战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概括 提取 判断
二、学生的现实状况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思辨能力和自觉性……?
基础知识:A
基础知识:B
历史概念!
材料解读:A
概括 提取 判断
材料解读:B
概括 提取 判断
框架 提取
阅读材料一,概括英国为开辟“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英荷战争的性质。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一)总体规划:
1、高考内容的总体规划:
1—8题 中国古代史
9—13题 中国近代史
14、15题 中国现代史
16—24题 世界史
25题 史学方法题
26题 中国古代史
27题 世界近现代史
28题 中国近现代史
29题 世界近现代史
图片题 1
地图题 1
漫画题 1
表格题 1
文字史料题 剩余都是
必修 85—90
人物 2+5?(毛泽东、邓小平)
战争 4
遗产 4
从分布看
从题型看
从比例看
了解选考真题卷的特点(以2021年6月卷为例)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一)总体规划:
1、高考内容的总体规划:
2、高二、高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时间安排:
高二
高三
人物
战争史 遗产
必修一、二、三
规范
答题
查漏
补缺
待定
文火慢炖 一轮
综合练习 滚动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一)总体规划:
1、高考内容的总体规划:
2、高二、高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时间安排:
3、立足基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分时段落实: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2、重在概念分析;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4、“说题”——针对临界生;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的主导作用:
备课思路、板书/课件标题、
目录、导语、
专题后的“金钥匙”
(专题小结)……
配套资料的选择……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前预习、课中笔记、课后整理……
要求:每课有笔记;每章有自己的体系;
每本书的目录会背……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前预习、课中笔记、课后整理……
要求:每课有笔记;每章有自己的体系;
每本书的目录会背……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重在概念分析;
教师的主导作用: 集体备课 明确核心概念
分封制、宗法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世袭统治权
例:
学生的主体作用:准备小本子记录,逮谁问谁;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①教师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体现;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①教师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体现; ——规范答题
②找切入点,发散思维,强化提取能力;
例如1:以人物为切入点,贯穿必修一、二、三,
以默写形式强化……
1、“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朕必啮雪穷追,断不回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取得了哪些战役(落实到地图)的胜利?
2、清代承德避暑山庄位于哪个省?有何功能?其中的著名戏楼指的是:
3、列举雍正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课后列举康熙帝和乾隆帝……)
4、列举汉代、唐代、清代设在新疆的管理机构:
5、“千街错绣”“灯火连昼”反映的是哪一个时期的什么现象?
1、孔子时代“儒”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孔子认为个人修养方面的中庸标准是:
3、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体现在哪些方面?意义何在
4、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是:
5、“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分别代表了哪个学派?
6、列举孔子、老子、墨子、向往的时代(书中原话):
7、列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功利观”:
8、如何理解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代:
9、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分别是如何批判君主专制的?
1、列举泰勒斯、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老子、孔子、荀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等人关于世界本源的认识:
2、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学习的学园”和“创办的学园”分别是:
3、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分别处于古希腊发展的哪一个时期?并指出古希腊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马克思是如何评价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
1、《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理念的?(如何体现?)
2、列举以下战役的地位并落实到地图:
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围攻波士顿战役、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战役、土伦之役、远征意大利、远征埃及、奥斯特里茨战役、远征俄国、莱比锡之战、滑铁卢之战……
3、列举华盛顿在两任总统期间的外交举措与思想:
4、分别简述华盛顿倡导的孤立主义原则在美国外交中奉行和突破的表现。
5、贝多芬创作道路上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该作品为谁而作?为什么?为什么贝多芬对这位英雄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6、背诵拿破仑称帝后的内外政策……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①教师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体现; ——规范答题
②找切入点,发散思维,强化提取能力;
例如2:关注周年和时政热点,对历史和现实关联探究
关注周年和时政热点,对历史和现实关联探究
2015.10 2016.4 2016.10 2017.4 2017.11 2018.4
1 废丞相《临时约法》54宪法 1956年中共八大和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一大和民族工业短春
早期政治制度和《诗经》 上海租界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1898年维新变法的背景和作用
2 关贸总协定和1995年世贸组织 欧洲一体化 英国代议制和1765年工业革命 万隆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 启蒙运动和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和铁路建设
3 孔子私学汉代太学和科举制 康熙和清民族政策 唐太宗和长城 近代民族工业和詹天佑 故宫颐和园的中轴线,孔子中庸思想 秦始皇功绩和秦始皇陵
4 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法西斯和奥斯维辛集中营 早期殖民扩张和戈雷岛 文艺复兴和1517年宗教改革,西斯廷教堂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和英国崛起的政治经济思想 1917年美国参加一战和列宁十月革命 爱因斯坦的贡献和科学精神
【2015年10月至今浙江卷主观题考点统计(上)】
2018.11 2019.4 2020.1 2020.7 2021.1 2021.6
1 中国农村和城市改革(1978年改革开放) 亚非会议和对外开放格局 侵略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和一国两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运用(2020年中印对峙)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张謇(2020年习近平参观张謇故居) 法家学说及命运;郡县制
2 德国工业革命成就,联邦德国经济模式 罗斯福新政和克林顿“新经济” 新航路开辟和奴隶贸易 雅典民主政治和亚里士多德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1921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3 汉代商人社会地位,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 文化遗产保护;平遥古城和晋商 重农抑商和土地改革;皖南古村落 历代对民生的关注(2020年脱贫攻坚关键之年) 221B.C.秦统一;康雍乾时期的贡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21中共建党一百周年)
4 1948年甘地去世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848年马克思的思想准则等;康德的观点 1769年拿破仑出生和奥林匹亚竞技会 两次世界大战 1782年瓦特万能蒸汽机;1950年抗美援朝等 1651《航海条例》;1951《巴黎条约》;世贸组织
【2015年10月至今浙江卷主观题考点统计(下)】
关注周年和时政热点,对历史和现实关联探究
中国 世界
政治 《南京条约》、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110周年,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中共二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尼克松访华、八二宪法、九二共识 1882三国同盟和1892三国协约、1921-1922华盛顿会议、苏联成立、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1942《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瓜岛争夺战)、1962古巴导弹危机
经济 1872上海轮船招商局、1882电话传入中国、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中共十四大和南方谈话等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1522麦哲伦环球航行)、1782瓦特万能蒸汽机、1852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1882年中心发电厂建成、苏联一五计划完成、1992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元流通
思想 1472王守仁出生、1872詹天佑赴美、1942延安整风运动、双百方针、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 1632洛克出生、1642牛顿出生、1712卢梭出生、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
【从周年角度】
一个主体 三个方向 六大领域 若干理念或大事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科技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南方谈话;共同富裕
国家统一 爱国者治港、反对台独等
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
社会民生 2021年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爱国主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生命共同体
【从时政角度】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①教师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体现; ——规范答题
②找切入点,发散思维,强化提取能力;
例如3:关注中外科技史和文艺史,强化教科书之间的通史教学
近年以来,对科技史和艺术史的考查日益凸显。在2021年6月的这份浙江选考卷中,关于这部分的考察题目有:第3、5、8、9、10、21、24等7题,涉及14分。频率之高,分值之重,在备考时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必修二专题四和专题五,必修三专题二、专题七和专题八,《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六单元等。……尝试着让学生按照时序整理
……尝试着整理典型单选题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①教师方法指导,学生作业体现; ——规范答题
②找切入点,发散思维,强化提取能力;
例如4:勤做真题,熟悉命题套路,强化主干知识;
【客观题题干选项】除了源自正文部分,
还集中在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等部分。
【主观题答案来源】大部分源自教科书,
主要集中在专题导语、课前提示部分。
【主观题涉及单元】主要集中在三本必修教科书的
第一单元和最后一单元。
【常考知识点】
12次选考中,每次必考:抗日战争;古希腊、
古罗马文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多次考到: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共会议、经济全球化等。
【目前未考】
人物评说-华盛顿;文化遗产-昆曲。
三、我们的备考策略
立足整体 侧重细节
(一)总体规划:
1、高考内容的总体规划:
2、高二、高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时间安排:
3、立足基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分时段落实: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构建知识框架;
2、重在概念分析;
3、发散思维、关注细节;
4、“说题”——针对临界生;
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
谁能沉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谢谢聆听,
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