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21.《庄子》二则
文
常
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庄子》善用寓言和比喻,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通俗易懂。此外,这部著作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北冥有鱼》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二、结合注释,读通文意
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文意。
时间:15分钟
(5分钟独学,5分钟讨论,5分钟记忆、背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冥:北海。冥,同“溟”,海。
鲲:大鱼名
之:取独,不译
大:形容词作名词,体积巨大
而:连词,表承接
之:结构助词,的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而:连词,表修饰
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
翻译: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振奋起飞的时候,它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是:指示代词,这
海运:海水运动
则:就
徙:迁徙 于:到 南冥:南海
……者……也:判断句标志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志怪:志,记载。记载怪异的事物。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者:……的书
翻译:
这只鹏鸟,海水运动就将要迁徙到南海。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之:结构助词,的
之:取独,不译 徙:迁徙 于:到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而,连词,表修饰。乘着旋风盘旋飞翔至九万里的高空。
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息:气息,风。者也:句末,表判断语气。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
翻译:
《齐谐》中的言论说:“鹏鸟迁徙到南海时,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翔至九万里的高空,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之:取独,不译。其:表示选择。邪:同“耶”,疑问语气词。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其视下也:大鹏从天空往下看。其,代词,指大鹏。
亦若是则已矣: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是:这样。
三、理清层次,读出情感,感悟形象
1.再次诵读,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
每层诵读时应该如何设计朗读。
三、理清层次,读出情感,感悟形象
2.“鹏”这一文学形象,诞生于庄子奇幻巧妙的想象,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硕大无比】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志存高远】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力大无穷】
去以六月息者也。【善借长风】
四、文言五项
1.通假字
北冥有鱼
其正色邪
2.一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古今异义
南冥者,天池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四、文言五项
4.词类活用
怒而飞
鲲之大
《齐谐》者,志怪者也
5.特殊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和感情
这篇文章以对话为主,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庄子和惠子,朗读课文,注意揣摩两人的语气与情感。
三、结合注释,读通文意
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语境疏通文意。
时间:10分钟
(5分钟讨论,5分钟记忆、背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濠梁:濠水上的桥
之:结构助词,的
是:指示代词,这
之:结构助词,的
也:句末语气词,感叹语气
安:疑问代词,怎么,如何,哪里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安:疑问代词,怎么,如何,哪里
之:结构助词,的
矣:句末语气词,陈述语气
固:固然,本来
之:取独,不译
全:完全,完备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安:怎么,如何,哪里
云:代词,如此、这样
者:句末语气词?
既: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
已:已经
之:代词,指“鱼之乐”这件事
而:表顺承,就、接着、不译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 你哪里知道鱼快乐’这样的话,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四、思考探究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
谁是赢家?
辩论背后
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惠子
名家,好辩
对事物追根究底
重逻辑推理
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逻辑家 VS 艺术家
庄子
对自由活泼的生命感到愉悦
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
“齐物”,人与自然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