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夯实基础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树梢(shāo) 料峭(qiào)?
干枯(kū) 接踵而至(zhònɡ)?
B.休憩(qǐ) 真谛(d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啼哭(dǐ) 簌簌作响(sù)?
C.芥菜(jiè) 贝壳(ké)?
金蝉脱壳(qiào) 拾阶而上(shè)?
D.钏镯(chuàn) 颈项(jǐnɡ)?
花蕊(xǐn) 倦慵不堪(yōnɡ)?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喧闹 寒暄 愁眉不展 一筹莫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洒落 绿阴 唇干舌燥 焦躁不安?
C.绚烂 花絮 遐思迩想 有条不紊?
D.伫望 幽深 迫不急待 辉煌耀目?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1世纪教育网
A.是哪一个春天,在哪一处它盛开的??
B.海亚姆啊!谁若因利禄而愁眉不展,这世道也为他而羞愧无颜。?
C.我在路边行走,也不知道为什么。?
D.林子真美,幽深,乌黑,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
答案:B
4.对下列作家作品的陈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游者的夜歌》的作者是歌德,翻译者是冯至;“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的”出自《飞鸟集》。?
B.《鲁拜六十六首(节选)》作者是海亚姆,翻译老是张鸿年,海亚姆(Khayyam)的意思是“天幕制造者”。
C.《园丁集(节选)》的译者是散文家冰心,《小桔灯》就是她的著名作品。
D.《石榴》的作者是瓦雷里,翻译者是钱春绮。《雪夜林边驻脚》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女诗人弗罗斯特。
答案:D?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3题。?
漫游者的夜歌
歌 德
一切峰顶的上空?
静寂,?
一切的树梢中?
你几乎察觉不到?
一些声气;?
鸟儿们静默在林里。?
且等候,你也快要?
去休息。?
(冯至 译)
1.如何理解歌德诗中流露出的“宁静”?
答案:歌德诗中的宁静,并不是死寂,而是“大言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宁静。?
2.诗人为什么要用“一切”来形容峰顶和树梢,这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提升有什么作用???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诗人用“一切”来形容峰顶和树梢,就会带来一种超越感,那个登山的漫游者站立的地方,似乎不是一座山的峰顶,而是世界之巅。
3.如何解读本诗的主题?
答案:本诗写的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感受,提供的却是一种普遍的经验,是写峰顶之上、天宇之下的某种终极感受。21世纪教育网
拓展运用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题。?
篱笆那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
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江枫 译)
1.诗中的草莓指代什么?“我”想不想爬过篱笆?为什么?
2.“我”能不能爬过?为什么?“我”愿不愿爬过?为什么?
3.如何理解“我”“想爬过”“能爬过”却又因为怕脏了围裙挨上帝的骂而不愿爬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4.上帝指代什么?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答案:(一)1.答案:草莓指代世间美好的事物。思考这一问题应从草莓的特点入手。草莓色泽鲜艳,圆润可爱,在外形上给人以美感;味道酸甜可口,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我”想爬过篱笆。因为那儿“有草莓一棵”,而且“草莓,真甜!”?
2.答案:能。因为“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我”不愿爬过。因为“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
3.答案:“想爬过”“能爬过”,是“我”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和能力,而怕脏了围裙挨骂则说明“我”在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有种种顾虑,担心会遭受责备。归根到底,这一切是“上帝”的行为约束、思想禁锢造成的。联系实际示例:?
孩子本是纯真无邪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其中蕴藏着多少创造的萌芽啊。但我们现存的教育制度,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合常规的行为,用很多清规戒律来束缚他们的思想,压制他们的个性,从而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答案:思考这一问题应从上帝特殊的身份入手。上帝号令一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是权威的代表,又是正统思想的化身。由上面分析可知,“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走下神坛,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5~10题。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普希金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你们悲壮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大家期望的时辰
不久将会光降
?
爱情和友谊
将穿过阴暗的牢门
来到你们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阴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快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交你们手上。
5.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
7.“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
8.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时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
9.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的忠实的姊妹”?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的含意。
10.你认为这首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案:(二)5.答案:抒发对十二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
6.答案:强调了十二月党人生活环境的艰苦,这黑暗的环境暗示社会环境的黑暗,而这些人能放弃自己原来优越的条件,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可见他们的可贵,值得敬仰。用许多“不会”与“会”,突出志向不会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时辰会降临,爱和友谊会来到你们身边,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自由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交到你们手上。对革命具有必胜的信念,同时激励朋友坚持斗争。?
7.答案:“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诗歌在十二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的鼓励。?
8.答案: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且指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远不会停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答案: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是“灾难的忠实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乐观态度。
10.答案: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乐观。这首诗歌写于特定的年代,表现出战斗者的豪情。虽然起义失败,但诗歌的基调高亢,豪迈奔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二、表达交流
11.试写一首咏物的短诗,在其中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