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1 植被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热带雨林植被的特点是( )
A.森林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B.耐寒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
C.落叶乔木组成,乔木叶片宽阔 D.植物种类丰富,可见茎花、板根
下图为我国四幅著名林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干旱 B.乙地叶呈针状——常年干旱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寒冷 D.丁地银杏落叶——常年寒冷
3.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其变化正确的是( )
A.藤本、附生植物越来越多 B.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C.垂直结构越来越简单 D.生长季节越来越长
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计划利用暑期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四个考察小组规划的四条线路。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4.考察线路中,经过干湿地区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①考察线路的终点,能观察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针阔混交林 D.荒漠植被
6.④考察线路中,发现了大量的马尾松、茶树等植物,该类植物分布区( )
A.降水稀少 B.光照强烈 C.阴冷潮湿 D.酸性土壤
飞播,是用飞机装载林草种子飞行到宜播地上空,准确地沿一定航线按照一定的航行高度,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宜林荒山上,利用林草种子天然更新的特性,在适宜自然条件下,促进种子生根、发芽、成苗,经过封禁及抚育管护,达到造林目的。下图为近期某林场飞播前的经营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该林区最可能位于( )
A.浙江 B.山东 C.甘肃 D.黑龙江
8.图中最有效的森林经营方式,主要改善种子的生境因子是( )
A.光照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是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的值。植物光合作用受大气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某考察团队于2020年8月26~29日连续4天对贺兰山东麓的油松(乔木)、栒子(灌木)、苔草(草本)三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样方调查,下图为调查结果的日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大气CO2浓度最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乔木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415 B.灌木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8
C.草本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400 D.气温的变化速率开始加快
10.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CO2浓度一直在降低 B.乔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大致呈正相关
C.灌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 D.三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2:00达到最大值
香樟树树姿雄伟,春叶色彩鲜艳。近年来,我国香樟人工栽培已相当普遍,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香樟树属于( )
A.混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针阔混交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2.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土壤贫瘠 B.夏季暴雨 C.日温差大 D.冬季低温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武夷山东、西坡考察山地植被时,绘制的两坡相同植被。完成下面小题。
13.某研学小组成员对山地矮林的描述为:“矮林分布海拔较高,且多呈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据此推测山地矮林的生长环境可能为( )
A.低温、湿润、多风 B.高温、干燥、无风
C.低温、湿润、无风 D.高温、干燥、多风
14.影响武夷山相同植被带在东、西坡分布的海拔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该气候类型(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
C.成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6.相比较而言,乙地区最热月均温低于甲地区约5~10℃左右,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枯枝落叶等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基础,其类型和数量对火强度、蔓延速度有较大影响。计划火烧是在人为控制下利用低强度火清理林间可燃物,降低林火发生几率。下表为模拟我国某林区火险期间计划火烧前、后森林燃烧情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计划火烧前 计划火烧后
火强度 (千瓦/平方米) 蔓延速度 (米/分) 树冠火发生比例 火强度 (千瓦/平方米) 蔓延速度 (米/分) 树冠火发生比例
常绿针叶林 2688.0 4.1 0.1359 2515.3 3.9 0.1207
落叶针叶林 3451.8 5.2 0.2420 3171.3 4.9 0.2212
阔叶林 291.1 1.0 0.0018 259.3 0.9 0.0015
针阔混交林 794.2 2.0 0.0021 752.2 1.9 0.0018
17.该地最适宜实施计划火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该地落叶针叶林火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林间风力弱 B.树冠层较高 C.降水天数少 D.可燃物较多
19.四个林区中最适宜实施计划火烧的是( )
A.武夷山林区 B.天山林区 C.大兴安岭林区 D.横断山林区
读“我国著名树木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1.从丙到丁到乙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 )
A.非地带变化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地的地域分异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22.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四季常绿 B.乙——叶宽而薄 C.丙——呈旗帜状 D.丁——叶呈针状
25.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风力强劲
我国自古有“榕不过吉”的说法,即榕树种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为北界,常见于我国华南、西南各省区。榕树母树上常长出许多在地面以上、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根(能起到吸收水分和气体、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呈现“独木成林”的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导致“榕不过吉”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地形 C.土壤 D.洋流
27.我国吉安以南的榕树出现大量气生根,其适应的环境是( )
A.过酸 B.过干 C.过碱 D.过湿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据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29.樟树对干旱环境反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30.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处的淤泥质海岸、海湾,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漳州某中学一小组到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研学活动,了解到漳江口红树林是我国北回归线北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群落。该小组通过考察,发现红树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抵御风浪袭击,且鱼虾丰富。据当地百姓说,近年来随着漳江口红树林大片生长,沙洲面积变大,水深变浅了。下图示意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位置及红树林景观。
(1)分析漳江口适宜红树林生长原因。
(2)简述红树林对鱼虾生长的促进作用。
(3)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漳江口红树林促使沙洲面积变大的原因。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横贯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是地球上分布面积最辽阔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境内,泰加林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泰加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流经该地的激流河河谷宽阔,河道弯曲,左图示意根河市位置,右图为根河市全年气候图。
(1)根据泰加林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位置,推测泰加林的性长习性。
(2)根河市河流两岸树木侧根发达,树形是倒伏状,试分析原因。
(3)说明激流河根河段的水文特征。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Ⅰ)。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栌染红,令人感怀。因为华北秋季多大风,公园和景区的园林工人在入秋后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图Ⅱ示意北京气温和降水状况。
(1)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保留落叶和荒草。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可见茎花、板根等现象,是热带雨林植被的特点;D正确;森林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A与题意不符;耐寒乔木组成,树叶为针状,是亚寒带针叶林的特点,B与题意不符;落叶乔木组成,乔木叶片宽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故C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D。
【点睛】
2.A
3.C
【解析】
【分析】
2.
胡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植被根系发达,是由于当地水资源不足造成的,植被向土壤深处寻找水源,A对;乙地景观属于针叶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B错;丙地景观属于热带季雨林,植被四季常青,是因为纬度低,全年气温高,C错;丁地景观,冬季温和气温较低,D错。故选A。
3.
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到亚寒带针叶林,垂直结构越来越简单,C对;物种越来越少,B错;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越来越少,A错;生长季节越来越短,D错。故选C。
【点睛】
植物在生活的过程中始终和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此环境影响着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条件是气候,因为气候条件决定了植物所得的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数量。
4.B
5.C
6.D
【解析】
4.读图可知,②线路依次经过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①线路依次经过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③线路依次经过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④线路只经过了湿润地区。故考察线路中,经过干湿地区最多的是②线路,B正确。
故选B
5.①考察线路的终点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其自然植被应为森林植被,不能观察到草原和荒漠,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植被,所以在该地能观察到的自然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④考察线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这里降水较多,热量丰富,光照条件一般,该地区多有马尾松、茶树等植物分布,该类植物分布区为酸性土壤。故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C
8.B
【解析】
【分析】
7.
依据相关地理知识,浙江、黑龙江两省分别属于我国南方林区和东北林区,大部分山区的植被覆盖度较高,飞行撒播时,种子无法落地与土壤接触,已经不适合飞播造林方式,因此排除AD两项;据图可知,近期某林场飞播前,经营处理的地面植被主要以草本、灌木为主,说明该地水热条件较差,据此可排除水热条件较好的山东省,即排除B项;甘肃省宜林地广,且有一定适宜林木生长的温度及降水条件,比较适合飞机播种造林,C正确。故本题选C。
8.
图中最有效的森林经营方式是种子飞播前清除灌木、草本和凋落物,这样可以保障种子可以直接和土壤接触,利于促进种子萌发、生根、发芽、成苗,B正确。由于只是飞机飞播前对清灌木、草本和凋落物进行清理,所以对种子萌发的光照、水分、热量条件影响较小。若是幼苗成活后,对灌木、杂草清理则可以减少灌木、草本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改善光照、热量条件,促进树苗成长,故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我国的林区主要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一般称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
9.B
10.B
【解析】
【分析】
9.
读图可知,当大气CO2浓度最低时,大概为10:00的时候,此时乔木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15,A错误;灌木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8,B正确;草本植物净光合速率数值约为2,C错误;气温的变化速率开始减慢,D错误;故选B。
10.
读图可知,大气CO2浓度先降低后升高,A错误;乔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大致呈正相关,B正确;乔木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C错误;草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在16:00达到最大值,D错误;故选B。
【点睛】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11.B
12.D
【解析】
【分析】
11.
根据材料信息“北缘区已达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可知,香樟树的原生北缘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12.
限制植物生长北限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条件,黄河流域冬季气温偏低,会导致香樟树冬季难以存活,D正确;土壤、夏季暴雨、气温日较差不是限制黄河流域栽培香樟树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优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适生于年平均温度16~17℃以上,绝对低温﹣7℃以上地域。
13.A
14.B
【解析】
【分析】
13.
矮林分布海拔较高,可推测其生长环境气温较低,BD错误;矮林树干多分枝,说明其生长环境水分条件较好,较湿润;矮林低矮,树干弯曲,可推测其生长环境多风,A正确、C错误。故选A。
14.
由图可知,相同的植被带,在东坡分布的上限更高,说明东坡水热条件更好,CD错误;东、西坡纬度相当,热量差异较小,但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更多,水分条件更好,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睛】
武夷山山地矮林所处的位置海拔较高,而靠近山体顶部,故风力大,气温低,常年多雨,潮湿。树普遍长不高,主要树种有江南山柳、茶条果、小叶黄杨、猕猴桃等。
15.D
16.A
【解析】
【分析】
该气候类型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在北半球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南半球相反。乙地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15.根据图示位置,该气候类型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A错。在北半球7月炎热干燥,1月温和多雨,南半球相反,B错。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C错。地中海气候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对。故选D。
16.相比较而言,乙地区最热月均温低于甲地区约5~10℃左右,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洋流,乙地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A对。两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似,B、C错。地形都是沿海平原,不是气温差异原因,D错。故选A。
17.C
18.D
19.C
【解析】
【分析】
17.
根据材料“人为控制下利用低强度火清理林间可燃物,降低林火发生几率”可知计划火烧的季节应该在林火高发期之前。根据材料该地拥有阔叶林、针叶林可以判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春季气温回升快,经过秋冬季节的积累,枯枝落叶多,易形成难以控制的大面积山火,不符合计划火烧条件,A错。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林木属于枝叶繁盛期,枯枝落叶少,也不符合计划火烧条件,B错。秋季落叶林开始大面积形成枯枝落叶,再加上夏季降雨多,秋季林区内较湿润,容易控制火势,适宜实施计划火烧,C正确。冬季枯枝落叶多,降水少,林区空气干燥,再加上多大风,一旦发生林火不易控制,不符合计划火烧条件,D错。
18.
根据图文资料判断落叶针叶林的山火蔓延速度、树冠生火发生比例都比较高。 而蔓延速度、树冠生火等现象都与枯枝落叶等可燃物的多少、林间风力的大小、树冠的高度有较大关联。针叶林落叶之后,林木疏朗,林间风力大,所以山火蔓延速度快,A错。树冠火发生比例高,说明树冠层容易受山火影响,树冠层较低,所以B错。降水属于气候要素,同一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小,不属于落叶针叶林独有的要素,所以C错。落叶针叶林属于落叶乔木,枯枝阔叶多且针叶林类林木含油脂多,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D正确。
19.
根据材料“枯枝落叶等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基础,其类型和数量对火强度、蔓延速度等有较大影响”得知引发森林山火的主要要素是枯枝落叶的积累量。武夷山区和横断山区主要以常绿林为主,枯枝落叶积累量较少,且降水多,不易发生山火。所以AD错。天山林区主要以针叶林为主,但是林区面积小,枯枝落叶积累量少,又位于天山北坡,温度低,不易引发山火,B错。大兴安岭林区主要为温带落叶针叶林,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多,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林区空气干燥,易产生森林火灾。所以C正确。
【点睛】
森林火灾起火原因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自然原因来讲,主要影响因素有可燃物和气候气象因素。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也是火灾传播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是森林火灾发生区域和发生阶段的决定因素。从人为角度来看,森林火源又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等)。事实上,绝大多数发生的森林火灾是人为造成的。
20.A
21.B
【解析】
【分析】
20.
读图分析,甲为大漠胡杨,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A正确;B为兴安林海,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B错误;丙为海南椰树,分布在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C错误;丁为黄山迎客松,分布在黄山,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D错误。故选A。
21.
结合上题分析,从丙到丁到乙,随纬度升高,热量减少,植被从热带季雨林过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寒温带针叶林,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B。
【点睛】
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
2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详解】
文献表述的地带性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此规律;而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属于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A。
23.A
24.C
【解析】
【分析】
23.
读图可以看出芦苇扎根生长在水中,因此能指示水湿环境,A正确;胡杨显示的是西北干旱环境,B错误;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扎根在岩石缝里,不能指示水湿环境,C错误;椰林,海南景点,位于文昌市东郊镇海滨,不能指示水湿环境,D错误。故选A。
24.
芦苇不是四季常绿的,秋季需收获,秋冬过后,枯败的芦苇容易腐烂于水中,不及时收割清理会造成环境污染,A错误;胡杨是干旱环境生长的,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惟一的乔木树种,不具叶宽而薄,应是根深,B错误;迎客松位于高山之上,受风影响,具旗帜状,C正确;叶呈针状是针叶树的特点,不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椰林的特点,D错误。故选C。
【点睛】
芦苇的生态作用:
芦苇根茎四布,有固堤之效;芦苇能吸收水中的磷,可以抑制蓝藻的生长。大面积的芦苇不仅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所形成的良好湿地生态环境,也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家园。芦苇的叶、茎、根状茎都具有通气组织,有净化污水的作用。
25.D
【解析】
【详解】
一般情况下山顶或山脊处风力较大,植被高容易受风影响被吹倒甚至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易弯曲,所以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最可能的是风力强劲,D选项正确。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好,A选项错误。土壤贫瘠影响植物的生长,但不是树干弯曲的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地质灾害多发不会造成植株矮小、树干弯曲,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包括:气候影响植被的类型,地形影响山地植被的垂直结构,土壤影响指示性植物生长,以及洋流对植被生长也会造成影响等。
26.A
27.D
【解析】
【分析】
26.
“榕不过吉”是指榕树种植北界是吉安,吉安往北不能再种植榕树,所以主导因素应该受纬度位置影响的热量条件,A正确;地形、土壤、洋流都不是导致“榕不过吉”的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
27.
榕树主干和侧枝上常产生许多须状的气生根,榕树为了适应南方雨量多、高温高湿的环境,为更好生存,长出了气根,气根有辅助呼吸的作用,D正确;过酸、过干、过碱的环境都不会导致榕树出现气生根,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
气生根是指由植物茎上发生的,生长在地面以上的、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一般无根冠和根毛的结构,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有保持水分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
28.C
29.D
【解析】
【分析】
28.
据图可知,樟树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的液流量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营养物质循环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9.
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不能抑制树干水分蒸发,①错;环境干旱,为适应干旱,根系应该发达而非枯萎,②错;树木适应干旱,要减少水分蒸发,可以通过收缩气孔和大量落叶的方式减少植物的蒸腾,③④对,故选D。
【点睛】
根据图示,樟树树干液流量在晴天中午时最大,其次是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量最小,说明光照和温度时影响树干液流量的重要因素,干旱时期,由于樟树缺水,树干夜流量会减弱,为减少树干夜流损耗,樟树气孔收缩,树木落叶。
30.(1)漳江口纬度较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小,热量条件优越;漳江流域位于夏季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河口受潮流的顶托流速减慢堆积形成冲积土,适宜红树林生长。
(2)大量的泥沙沉积物、枯枝落叶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红树林树干、树根结构复杂,为鱼虾提供栖息的场所,鱼虾免受天敌捕食。
(3)红树林大量生长,导致入海处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在大量淤积;退潮时受到红树林的阻滞,潮水侵蚀搬运作用减弱,难以将泥沙带入海洋,泥沙淤积加快,沙洲面积变大。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漳江口红树林景观为载体,考查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整体性原理应用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根据材料,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处的淤泥质海岸、海湾,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可知红树林生长条件:热带亚热带、河口、淤泥。①漳江口在24°N附近,纬度较低,从地形看,北、西、南三面环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地带,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小,热量条件优越,满足位于热带亚热带条件;②该流域位于我国福建沿海,处在夏季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河流入海径流量大,河口处盐度较低;③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河口处,受潮水的顶托和植物的阻挡,流速减慢,堆积形成淤泥质冲积土,为红树林生长提供养分物质。
(2)
首先,根据材料,红树林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抵御风浪袭击,从而为鱼虾提供良好合适的栖息场所,并且保护鱼虾免受天敌捕食;其次,红树林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
(3)
红树林生长在漳江入海口,由于自然条件优越,长势良好繁茂。红树林大量生长加上根系十分发达,首先导致河流在入海处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淤积,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其次由于红树林的阻挡滞留,使潮水侵蚀搬运作用减弱,难以将泥沙带入海洋,泥沙淤积加快,从而使沙洲面积变大。
【点睛】
31.(1)泰加林分布在高纬地区,故耐寒;分布区年降水量充足,故喜湿。
(2)河流两岸地下水位高,有永久性冻土层,主根难以穿越冻土,侧根水平生长较发达;雨水及河水浸泡,及较强的冬季风,使树木呈倒伏状。
(3)支流众多,流量丰富;流经区域植被丰富,含沙量小;有结冰期;落差小,流速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泰加林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植被习性、气候类型分布、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由材料可知,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横贯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在我国境内,泰加林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泰加林分布在高纬地区,故耐寒;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气候湿润,故喜湿。
(2)
植被生长形态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主要受土壤、气候(气温、降水、风等)等因素影响。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北段西坡,纬度高且海拔高,气温低,河流两岸地下水位高,有永久性冻土层,主根难以穿越冻土,所以侧根水平生长较发达;大兴安岭北段西坡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强劲加之雨水及河水浸泡,使树木呈倒伏状。
(3)
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水能、水位。由材料可知激流河河谷宽阔,河道弯曲,落差小,流速慢;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结冰期;流经区域泰加林广布,植被丰富,含沙量小;由图可知该河支流众多,流量丰富。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大小)、汛期(长短、季节)、结冰期(有无)、流速(快慢、季节变化)、水能(大小)、水位(高低、季节变化)。
32.(1)季节差异:春季(气温回升)枝芽萌发,新叶飘绿;夏季(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季(气温下降)树叶变色(金黄色、红色等),树木开始落叶;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树叶大多落尽,只剩下树枝和树干。
原因: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赞成。理由:(落叶、荒草是秋季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可优化公园景区秋季休闲和旅游环境,延长秋景欣赏时间,满足市民与游客需求,增加游客量(体现公共场所功能);减少园林工人清扫工作量,减少管理和运营成本;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扬尘;为一些动物提供栖息越冬场所等。
不赞成。理由:秋季风大,天气干燥,落叶、荒草如不及时清理容易引发火灾;落叶和荒草随风飘扬,影响环境整洁,不利于健康;落叶和荒草腐败后易滋生病虫害等。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北京四季的公园和景区景观及气温和降水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读和描述气候特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的掌握情况,以及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发育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据此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春、夏、秋、冬四季说明其森林景观特征。
(2)
从优化公园景区休闲和旅游环境、减少管理和运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及为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等方面说明赞成理由。反对的原因则从引发火灾、不利于环境整治、滋生病虫害等方面进行说明。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