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9 10: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不同于其他两个的是( )
A.炊烟袅袅 B.依山傍水 C.高楼林立
2.《乡下人家》一文的关键句是( )
A.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B.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C.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D.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是( )
走进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种满绿竹鲜花,________朴素________华丽。远处河边,群鸭戏水,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洗衣服,它们________不怕。
A.既……又…… 只有……才……
B.虽然……但是…… 即使……也……
C.既……又…… 即使……也……
D.因为……所以…… 既……又……
4.下图让你联想到哪两句诗(词)?(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稀疏(shū) 剥莲蓬(bō) 锐利(ruì) 谈心(tán)
B.附近(fù) 率领(shuài) 耸立(sǒnɡ) 鸡冠(ɡuān)
C.闪烁(shuò) 朴素(sù) 绮丽(yǐ) 耍赖(lài)
D.倘若(tǎnɡ) 装饰(shì) 应和(hè) 老鹰(yīnɡ)
二、填空题
6.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
高( )( )立 车( )马( ) 灯火( )( )
( )( )袅袅 ( )山( )水 ( )( )相闻
1.再写两个描写乡下人家的成语:_____、_____。
2.再写两个描写城市生活的成语:_____、_____。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修饰语。
( )的房子 ( )的空气 ( )的玻璃
( )的草地 ( )的云彩 ( )的星星
三、语言表达
8.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
1.泥融飞( ),沙暖睡( )。
2.( )( )( ),曲项向天歌。
3.江上往来人,但爱( )美。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
5.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7.留连戏( )时时舞,自在娇( )恰恰啼。
8.两岸( )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天,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夜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回顾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  )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  )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0.给文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11.“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中的“空白”是指( )
①通过窗户看到的天空
②屋顶上面的天窗
③窗户中的一部分
12.“天窗是神奇的”是因为( )
①天窗可以带来那么多想象,想起宇宙的秘密
②天窗给孩子那么多慰藉
③天窗可以展示神奇的世界
13.“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写出这段话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 )
(2)这是一个倒装句,解释了大人们应该被感谢的____,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
(3)这里写出了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______、变化____的,所以想象的比看到的更____,更____,更____,更____。
课内阅读,我最棒!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4.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红霞 ( )的微风
15.“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16.第一自然段中“他们”指的是_______,“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
17.最后一段话是全文的_________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18.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与表达。
爱无处不在,你的心中一定珍藏着一个爱的故事,请把它写出来。语句要通顺,重点要突出。题目自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场景。
炊烟袅袅,意思是指古时候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也指摇曳貌,飘动貌,也形容香气散发。描绘自然场景的。
依山傍水,意思是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描绘自然场景的。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描绘社会场景的。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文段主要写了乡村人生活的情景和乡村的迷人景色。故中心句为: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选项B符合语境。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关联词填空”学习方法:
第一步:熟记8种类型的名称、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关系以及这个名称相对应的8种关联词。(至少背一个例句,例句背得越多越好。)
第二步:能够准确地辨别出一个句子的前半句话与后半句话的关系。依据背的关联词,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朴素”和“华丽”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故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洗衣服”和“它们不怕”之间表示假设关系,故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
4.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词句的积累和理解。完成本题要回顾积累的古诗词,既要流畅背诵诗词句,又要理解诗词句的内容,把握主题。本题是由画面联想诗词句,画面主体内容是儿童、菜花、蝴蝶,很容易联想到《宿新市徐公店》的后两句。
5.C
【解析】
【详解】
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A、B、D正确。
C.有误,“绮丽”的“绮”应读“qǐ”。
6. 楼 林 水 龙 辉 煌 炊 烟 依 傍 鸡 犬 小桥流水 鸟语花香 人声鼎沸 华灯璀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成语及成语归类。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炊烟袅袅: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
依山傍水:意思是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第一行的四字词语与城市相关,第二行的四字词语与农村相关。
描写乡下人家的成语有:穷乡僻壤、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描写城市生活的成语: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7. 古老 清新 透明 碧绿 奇幻 闪烁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本组短语“古老的房子、清新的空气、透明的玻璃、碧绿的草地、奇幻的云彩、闪烁的星星”都是偏正短语,“的”前修饰语多为形容词。
8. 燕子 鸳鸯 鹅 鹅 鹅 鲈鱼 牛羊 黄鹂 白鹭 蜻蜓 蝶 莺 猿
【解析】
【详解】

9. 我班同学听取并讨论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三月桃花水,怎能不叫人沉醉呢? 无论是下雨天还是夜晚,小小的天窗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
第1题:本题要求修改病句,句中讨论并听取了语序不当,应该是先听取讲话后才能进行讨论。
第2题:本题要求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给在句子加上反问词“难道”或“怎能”,句尾加上“吗?”,“叫人多沉醉”改为“不叫人沉醉”注意语句表达的通顺及表达意思的不变。
第3题:本题的作答要关注到前后内容上的相关性。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文中下雨天或夜晚时间不同,而结果相同天窗都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要用上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10.qí zhòu
11.②
12.①②
13. 无 有 虚 实 原因 排比 多彩 莫测 真切 阔达 复杂 确实
【解析】
10.

11.

12.

13.

14. 天边 向晚
15.B
16. 乡下人家 红霞、微风、鸟儿
17. 中心 总结全文
18.都市花园,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处独特、美丽的风景。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灿烂的红霞、和煦的微风。
15.
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向晚”的意思是临近晚上的时候。“向”的意思是将近。
16.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由“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可知,“他们”指的是乡下人家,“它们”指的是红霞、微风、鸟儿。
17.
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
最后一段话“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是文章的中心句,它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18.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本题使用“不论……不论……都……”将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写出来,语句通顺,表述合理即可。
19.范文:
爱的故事
生活中的爱无处不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爱。有的爱是自私的,有的爱却是无私的。我们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就是一位拥有无私爱的老师。他给我们的爱是伟大的!
记得有一次,期中考试前,老师因为我们的学习操劳,嗓子哑了,说起话来就像失去信号的收音机,沙沙地响。脸上不时泛出苦涩的表情,可老师却依然坚持着为我们讲课。这时,我们总会端上一杯水给老师,老师对着我们微微一笑,却总是不喝。我们心里知道,老师是怕上课浪费时间。因此只有下课时才能喝一口水,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还有一次,老师的孩子生病了,发烧烧到三十八度多,可张老师不顾自己孩子的安危,坚持到学校为我们上课。我们心里十分明白,老师是不想因为她一个孩子生病,而耽误我们四十八个孩子的学习呀!可是一下课,老师就满脸焦急地给家里打电话。我们体会到了老师此刻的心情,也为老师感到着急。虽然我们不是老师的孩子,可现在这一切的一切不都表现出老师对我们那浓浓的爱吗?如果我们不以优秀的成绩回报老师,那我们怎么能对得起老师呢?
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张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是我们的指路明灯,为我们照亮浸浸长路和前进的方向,您为我们操碎了心。”我还想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大家永远爱您!”
【解析】
【详解】
这是一个自命题作文,从题干要求来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