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亲历整理和复习过程,理解立体图形知识之间的结构,将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生回答已学过的图形时,老师用课件出示:
生:我们学习过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一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引导学习目标阶段。
课件出示: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计算方法,并形成知识体系。
2.能正确、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整理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1、围绕学习目标小组合作,系统整理。
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小组合作,大家在交流的同时,选一人负责记录下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看哪组整理的全面、简洁、条理清晰。学生交流整理,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交流评价。
师:谁愿意代表你们组来展示一下整理的知识。
选生汇报,不完整的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
1
师:可以按学习知识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
2
师:可以表面积和体积分别进行整理。
3
师:表格整理一目了然,用字母表示公式简捷、方便。
1.整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对照自己整理的公式,想一想,然后把你想的法说给组内成员听听。
2.反馈学生交流情况,明确其内在联系:
a、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长方体侧面展开也是一个长方形)
b、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内在联系: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是说正方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c、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圆锥为什么不可以?
师:v=sh还可以理解为“横截面积×长”。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而且上下粗细完全一样,而圆锥的特征不一样。任何粗细均匀的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3、小结。
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这种转化的方法、转化的思想,是我们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方法。
四、总结归纳,应用知识
1.小组活动:
一张a4纸,你们能创造出哪些学过的立体图形?
说说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该怎样计算?
2.说说下面的实际问题都是求物体的什么?
3.经验交流
说说在平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题是你容易出错的?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总结归纳出三类容易出错的题
课前请大家归纳总结了一些我们平时做题中容易出错的题目,请各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错题整理
A类
粗心大意类
错例展示:
B类
没有生活经验类
错例展示:
C类
理解错例展示:
不到位类。
要求各小组成员每类至少选择一题完成
同学讲解注意点和集体过程,有困难可以参考老师发下的解题秘籍
五、课堂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关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且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让学到的知识为实际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