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及时归纳和梳理所学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小明在学习完《非洲》后,做了如下总结,但粗心的他在总结时出现了错误.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有“富饶大陆”之称
C.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D.非洲海岸线平直,少半岛、岛屿、海湾
2.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主体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B.主体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C.主体位于赤道以南 D.主体位于南北回线之间
3.以下世界之最位于非洲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面积最大热带草原气候区
C.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4.下列“世界之最”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最长山脉——喜马拉雅山 B.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C.最大高原——青藏高原 D.最高高原——巴西高原
5.下列对埃及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埃及是个地跨两洲的国家
B.埃及90%以上是阿拉伯人
C.埃及沙漠面积占90%以上
D.埃及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6.图反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多数国家对外贸易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粮食不足,需要大量增加农业人口
C.多数国家经济结构较为单一
D.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7.每年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和马赛马拉保护区之间迁徙。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面临的困难不包括( )
A.地形复杂,起伏大 B.食肉动物捕食
C.干旱,缺少水和食物 D.路程长,体力不支
8.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粮食问题的措施最不可取的是( )
A.从欧美国家进口部分粮食
B.进口先进农业机械,实现机械化生产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大量开垦草原,发展粮食生产
9.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0.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1.有人称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这样称呼是因为非洲(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12.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同时解决三个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滥牧
13.导致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非洲多“单一商品经济”国家
B.长期的殖民统治
C.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D.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减少
14.原产于非洲的作物有( )
A.咖啡、油棕 B.香蕉、剑麻 C.丁香、可可 D.枣椰、椰子
15.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煤、铁 B.金刚石、黄金 C.石油、铁 D.铜、铝土
16.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B.资源短缺,原材料不足
C.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D.战乱不断
17.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8.下列属于黑种人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是( )
A.狂欢节跳桑巴舞
B.把耗牛当作传统的交通工具
C.成人节穿和服
D.擅长根据生活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
19.非洲最大的城市是( )
A.悉尼 B.圣保罗 C.开罗 D.莫斯科
20.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不会被淘汰的是( )
A.甲说:“俄罗斯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B.乙说:“:印度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C.丙说:“非洲是世界国家最多的大洲.”
D.丁说:“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二.解答题(共5小题)
21.“非洲地形、河流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G_____________湾,K______________高原,
H___________岛,M_________高原,
I_____________海,L__________湖泊,
C_____________河,D__________河。
J_____________沙漠,A__________山。
(2)沿F﹣L﹣K方向延伸有一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
22.读“尼日利亚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尼日利亚位于非洲 _____ 湾沿岸,属于 _____ 带气候,自然环境比较优越,首都是_________.
(2)既是几内亚湾最大的海港,又被成为该国经济首都的是_________.
A.阿布贾 B.哈科特港 C.拉各斯 D.迈杜古里
(3)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___ .
A.北部内陆地区 B.东北部湖泊沿岸地区
C.中部高原地区 D.尼日尔河三角洲和沿海大陆架.
23.《非洲三万里》是作家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后写下的旅行心得。读图“非洲气候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开普敦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地处________洋和_________洋的交汇处。
(2)作者乘坐“非洲之傲”,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_________(选择填空)
A.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B.草原上悠闲漫步的长劲鹿
C.一望无际的沙漠D.高原上飞快奔跑的藏羚羊
书中有一段毕淑敏和导游的对话:
毕老师:“面对干季刚刚过去雨季尚未来临的干瘪草原,实在难以想象它如何养活庞大的动物群。”
导游:“你想的很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动物是活的,它们会迁徙。”
(3)结合坦桑尼亚多多马的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毕老师此时旅行的月份可能是 ____ (选择填空)
A.1 月B.4 月C.7 月D.10 月
(4)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与肯尼亚的基塔莱之间迁徙,请解释动物大迁徙的原因。
(5)书中提到“尼罗河虽然是非洲第一长河,却不是流量最大的河,刚果河才是非洲流量 最大的河。”请说明刚果河流量大的原因。
(6)书中写到“当地人把非洲比作一只长长的象牙,它的尖端(南非)一点儿都不穷,真正穷苦的地方多集中在非洲中部。”南非经济发达的原因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理位置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产业结构单一D.热带作物丰富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非洲,由于人口的增长,粮食不够吃了.于是一些国家、地区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垦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加剧;另一方面,大量开垦草原种粮食,使土地沙化严重.这样一来,水旱灾害、沙尘…恶劣天气接踵而来,环境恶化了.粮食逐年减产.然而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进一步垦殖,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1)阅读材料,把下列各项内容序号,按因果关系填入如图的框图中.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粮食问题 D、毁林毁草开荒
(2)非洲三大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从材料和如图可知,三大问题并非独立,而是相互影响,非洲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3)非洲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肥力下降等方面.
(4)目前解决非洲三大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5.读图1“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和图2“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判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带.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低),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出现了 、 与环境三大问题.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 ,价格低廉,进口 ,价格昂贵,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红海地处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 作用,不断扩张,将形成新的大洋.
参考答案
1~5 CDBBD 6~10 CADCD 11~15 BCCAB 16~20 CADCC
21:(1)几内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南非;地中;维多利亚;尼罗;刚果;撒哈拉;阿特拉斯;(2)东非大裂谷.
22.(1)几内亚;热带雨林;阿布贾;(2)C;(3)D.
23.(1)南;大西;印度;(2)B;(3)D;(4)动物生活在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多多马和基塔莱位于赤道 南北两侧,当多多马为干季时,基塔莱处于湿季,两城市干湿季相反,动物要逐水草而生,因此
出现大迁徙现象;(5)该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6)AB。
24.
(1)
(2)人口问题;
(3)草原退化; 沙漠面积扩大;
(4)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发展民族工业等.
25.(1)热;(2)高;人口;粮食;(3)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4)非洲;张裂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