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
《边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感悟边城淳朴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
2、分析翠翠、祖父、天保和傩送的形象。
3、概括小说的情节,领会小说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自主预习
1、浏览课文,查阅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在自己有疑问的字词上面注音。
2、结合阅读课阅读的《边城》一书,初步感知课文:写了哪些人?这些人是什么关系?具体写了什么情节?
我的疑问
二、合作探究
1、浏览文章,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可多选),并在文中找出答案依据。( )
本文题为“边城”,那么“边城”是具有怎样特点的一座小城?
A、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B、具有风俗特色的小镇。
C、具有淳朴民风、浓浓人情味的小镇。
D、是现在不复存在的理想的“世外桃源”。
(
A三(1)
B三(2 3 4 8)
五(2)
六(24)
C、人情
顺顺三(6)
翠翠四(2 6 21 22 32 33 34 )五(11)六(15 17 20 22)
祖父四(2 5)五(19)六(1-6)
二老四(11 23 20 25 26 28)
大佬五(19)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
2、再次浏览课文,分析概括本文中翠翠、祖父、傩送、天保的形象。
(
翠翠:
单纯
(语言:我是翠翠)、
可爱
(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傩送:(动作、神态:笑)
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
(
一个
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
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
爷爷
淳朴、厚道
。
顺顺
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
(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
3、结合资料链接,说说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描写,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
明确: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
三、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边城》全书。
2、尽量找来沈从文的其他作品阅读。
四、资料链接
(一)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苗族人,生于湘西长于湘西,21岁时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与向往才来到北京,然而迎接他的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他每日每时目睹的是一群自私、懦弱、虚伪、卑鄙却又冠冕堂皇、假冒斯文的灵魂。“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使他愈来愈坚信:目前这个黑暗社会旧有的一切实在不能也不应继续存在下去了。我们这个老大的国家要脱离目前的苦难,惟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沈从文最热切、最坚决的追求。为此,他一面以愤怒、颤栗的感情,选择男女关系为解剖的切入点,对都市上流社会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众生相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画,另一方面他又把探寻的目光转而投向他早年生活过的每那个“充满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与优美、浪漫与严肃的”湘西社会,凭着他对故乡下层人民怀有的那份“无可言说的温爱”之请,用热情、迷醉的歌喉对那里的风物唱出了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而《边城》正是其中最优美动听的一支。
(二)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生活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的。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