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8.3 印度 第一课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8.3 印度 第一课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10: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课时
第三节 印度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学习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学习目标2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学习目标3 阅读资料,简单了解印度工业发展历程,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印度
文明古国有印度,工业发展很迅速;
北部边境喜山驻,恒河平原中间铺;
西南季风送雨露,早来晚走水灾苦;
因地制宜种作物,绿色革命改技术;
孟买大港产棉布,黄麻织物疙瘩粗;
班加罗尔在南部,信息高速通印度。
文明古国
人口大国
2
发展中的大国
3
1
读图:
1.在图上描绘北回归线,说出印度的纬度位置。
2.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说出印度的海陆位置。
3.找出印度河、恒河,看看它们流经哪些国家。
印度的地形可分为三部分
北部高山区有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区有恒河平原
南部高原区有德干高原
——印度国土辽阔,邻国众多,分别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锡金、孟加拉国、缅甸及南端一水相隔的斯里兰卡。另外,印度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最后归属尚未确定,印巴经常为此爆发冲突
地理位置及邻国
位于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洋之间;北靠_____________,东南临________,南临______,西南临____________
喜马拉雅
印度
喜马拉雅山脉
孟加拉湾
印度洋
阿拉伯海
写出下列国家的名称: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中国
孟加拉国
缅甸
斯里兰卡
半岛
▲世界第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世界文明古国—印度
4000多年前,古代印度就具有相当的文明了。恒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灿烂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欧洲人就把印度看成是一个黄金遍地,出产香料,宝石丝绸等贵重物品的国家。18世纪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印度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
印度舞蹈
泰姬陵
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盛行于东亚、东南亚等地。印度教是印度的第一大宗教,80%以上的居民信仰印度教。
印度风俗
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印度人用点头表示否定,用摇头表示肯定。当你与印度人谈话时,你会发现对方频频地摇头,这表示他赞同你的观点。
恒河被印度人称为“母亲河”,印度教教徒更是将其尊为“圣河”,每天前来沐浴的教徒川流不息,遇有重大节日,更是人头攒动,蔚为壮观。他们深信在恒河沐浴能洗涤罪恶,纯洁灵魂。
人口压力巨大
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2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多子女的印度家庭
现在,人口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有望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给印度农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人口:印度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12亿,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耕地总面积1.7亿公顷,居亚洲第一位
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
水资源总量2万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2%
水稻、小麦产量居世界前3位
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
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制约经济的发展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给印度的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读图,完成1 3题。
1.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因此印度南部属于( )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D.南温带
2.印度东临( )
A.大西洋 B.阿拉伯海
C.太平洋D.孟加拉湾
3.印度第一大宗教是( )
A.基督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D.佛教
B
D
B
4.关于印度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人口出生率居高不下 D.老龄人口增多
5.目前给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社会问题是
( )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人口问题 D.污染问题
D
C
印度
文明古国
地理位置、范围、古代文明及宗教
人口
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
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学习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和主要河流。
学习目标2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学习目标3 阅读资料,简单了解印度农业及工业发展历程,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青春、光荣和财富
全都在时间的流水里逝去
但愿这泰姬陵熠熠生光
像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泰戈尔
文明古国
人口大国
2
发展中的大国
3
1
传统农业大国
(1)印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印度的比中国陆地面积小,耕地面积为何多于中国?
答案:(1)①地形平坦广阔,耕地面积广;
②大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⑤印度政府实施了“绿色革命”,发展农业技术。
(2)印度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中国山地面积大;印度气候湿润,德干高原上可开发耕地,而中国的高原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不宜开发。
主要农作物
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棉花、黄麻、茶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活动探究: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小麦
棉花

黄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恒河三角洲
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
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
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
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雨水充足,有排水良
好的低山坡。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绿色革命
印度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很大,再加上频繁的旱涝灾害,农业生产经常歉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积极推行“绿色革命”,引进优良的小麦和水稻品种,通过与本地小麦和水稻杂交,培育出生长期短、产量高的新品种,并在全国推广。同时,用化肥代替粪肥,兴修水利设施,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
此外,印度还相继实施了“白色革命”、“蓝色革命”和“黄色革命”,成为乳畜产品、渔业产品、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大国。
发展中的工业大国
比较 工业部门 英国 统治时期 独立之后
基础 工业部门
高新技术 部门
形成原因 分析
纺织业采矿业

殖民主义统治
原子能、航天技术、计算机软件
钢铁、机械、化工、棉麻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视教育
形成了部门齐全、规模较大、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钢铁工业
棉纺工业
麻纺工业
铁煤锰
加尔各答
孟买
棉花
加尔各答
黄麻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
工业中心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加尔各答
新德里
印度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孟买
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最大的商业、金融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
印度软件产业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
崛起的信息技术产业
班加罗尔是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
印度软件产业约占是世界软件市场份额的2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产品大量销往北美洲、欧洲等发达地区。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
读图,完成1 2题。
1.图中阴影表示某种作物产区,该作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黄麻 D.棉花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该国开展了农业“绿色革命”且成效显著,但粮食问题仍是该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该国( )
A.平原面积狭小
B.人口数量大且增长快
C.山地分布最广
D.气候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
B
读印度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完成3 5题。
3.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是( )
A.加尔各答 B.孟买
C.新德里 D.班加罗尔
4.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 )
A.软件产业中心 B.棉纺织业中心
C.港口城市 D.麻纺织业中心
5.印度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
A.班加罗尔 B.孟买
C.伊斯坦布尔 D.新德里
C
D
B
印度
传统的农
业大国
农作物的分布
发展中的
工业大国
工业中心与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