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10:54:31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二前二章(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城市不同职能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据此
完成1~2题。
水平
1.图中甲、乙、丙三条线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别是
A.工业、住宅、商业B.商业、行政、绿地
C.商业、住宅、工业
D.交通、行政、农业
、乙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该城市的工业区
位于
距市中心远近
A.0→①
B.①→④
0①②③④⑤
C.③→⑤
D.④→⑥
图1
泊头清真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坐落在泊头回民街区,它坐西朝东,面对大运
河,是一座木制结构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集建筑、雕刻、彩绘、书法等于一体。图2为泊头清真寺景观,
图3为阿联酋阿布扎比大清真寺景观,据此完成3~4题。
图2
图3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1页(共6页)】
3.泊头清真寺与阿布扎比大清真寺风格迥异,主要由于泊头清真寺
A.受季风气候影响强
B.融人了中国建筑风格
C.附近林木资源丰富
D.融人佛教、道教元素
4.泊头清真寺附近回民街区的形成,最早得益于
A.地形、气候利于传教
B.封建王朝的政策强制
C.京杭大运河商贾云集
D.传统农业宗教的演变
2021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20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
题,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据此完成5~7题。
5.目前我国城镇化表现为
A.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城镇面积扩大
B.城镇户籍人口增加,城镇面积减小
C.城镇人口出生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
D.特大城市人口快速回流中小城镇
6.近几年,虽受疫情影响,我国城镇化率每年仍提升约1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城镇户籍政策的放宽
B.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C.大中专毕业生的增加
D.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7.今后一个时期,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包括
①快速兴建新区及卫星城,疏解中心城区核心功能
②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③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④放宽落户政策,增加基础就业岗位,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
化的一支生力军。图4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农民工数量同比增速的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同比增速(第)
0.06T
0.05
0.04
0.03
0.02
0.01
20h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年
-0.01
-0.02
-0.03
图4
8.2010年~2019年,我国农民工数量
A,快速减少
B.快速增加
C.逐年减少
D.逐年增加
9.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同比增速近一0.02%,推测其原因是
A.返乡创业农民增加
B.新冠疫情影响
C.城市落户衣民增加
D.50岁以上农民返乡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2页(共6页)】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A D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D A
1.C 【解析】在市中心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工业付租能力最低,住宅居中。C正确。
2.D 【解析】由上题可知,丙为工业,④→⑥之间的区域工业的付租能力最高。D正确。
3.B 【解析】由材料中可知,泊头清真寺集“雕刻、彩绘、书法等于一体”,雕刻、彩绘、书法等均
为中国建筑风格,包括其房顶的设计,均体现中国建筑风格。B正确。
4.C 【解析】该回民街,紧临大运河而建,再考虑回族“商本农末”的从业需求。C正确。
5.A 【解析】我国城镇化率 64.72%,处于加速发展的后期,仍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用地
转化为城镇用地。 A正确。
6.D 【解析】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导致城镇化水平持续稳步发展。D正确。
7.B 【解析】新型城镇化自然有别于传统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再主
要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形成了城市群,强调以
人为核心,就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B正确。这些特大城市已经兴建
新区及卫星城,“快速”不对;疏解“核心”功能也不对,①错误。新型城镇化强调高质量发展,这些特
大城市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更多的吸纳高素质劳动力落户,而非农民工,④错误。
8.D 【解析】由图可知,2010年~2019年农民工数量同比增速均大于 0,表示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只不过增速有放慢趋势。D正确。B项的“快速”错误。
9.B 【解析】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对人员流动的限制较多,且地摊经济、外贸经济等均受到
影响,导致农民工数量下降,2021年,随着对人员流动的限制减少,农民工数量恢复到 2019年水平。B正
确。A、C、D均有一定道理,但也仅使我国城镇化率增速变慢,不会在短时间内成为负值,故排除。
10.C 【解析】我国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虽然农民工工资低于社会
平均值,但也是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本地农民工的增加,目前主要是在中西部增加,中西部增加本地农
民工及本地农民工工资的快速提高,均得益于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东部与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经济差异
缩小。C正确。A不能体现本地农民工工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错误。农民工因其受教育水平偏低,从事
的行业基本没有变化,B错误。目前我国劳动力数量仍然充足,特别是以农民工流出为主的地区,因劳动
力短缺引起的工资提高还少见,D错误。
11.B 【解析】人均粮食消费提高,可反应人均消费水平提高,B正确。地理计算也是一项重要的地理
能力,通过简单计算可知 A、C错误。环境人口容量与可承载人口数正相关,再考虑到消费水平的提高,可
能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下降,D错误。
12.A 【解析】结合上题,在资源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提高限制了人口承载力。增加教
育投入,提升科技水平,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而提高人口承载力。A正确。可
持续发展不会降低当代人的消费水平,更不会让大家降低生活标准。D错误。
13.C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本区域内坡度与人口数量变化呈负相关。而海拔、起伏度与人口数量
的相关性均不强。C正确。
14.D 【解析】资料中明确指出“贵州省内乌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相对丰富,气温较为
地理参考答案 第 1页(共 2 页)
适宜”,所有地区均气温较为适宜,①错误。坡度、起伏度与人口数量均呈负相关,②错误。“区域内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人口分布总体不均衡”,资料已经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影
响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较发达,城市多且大,是海拔 1000~1400 m范围
内人口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资料也明确表示贵阳、遵义等贵州省大城市海拔大至在此区域。
15.A 【解析】贵州省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口迁移会以“农村到城
市”为主,且人们会更趋向于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这种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分布更加不均,人口稠
密地区的人口会更加稠密。A正确。贵州省等欠发达地区人口分布将趋于更加不均衡,而非更均衡。城市、
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占比上升,城市化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口趋于更少。从坡度来看,人口主要分布
在坡度 5°以内。坡度 25°~30°范围内人口密度小,比重低,因此其人口比重最可能是降低,而非上升。C、
D错误。B项过于绝对,错误。
16.(13分)
(1)中国; 德国; 美国; 巴西(每个 1分,共 4分)
(2)注重中小城镇的发展,缓解了因过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1分)中小
城镇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城市综合体,基础设施完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分)地区间产业分
工与协作促进了城市的均衡发展。(1分)
(3)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失业率高、贫困等社会问题突出。(2分)城市规划与发
展滞后于城镇化速度,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2分)排放的污染物超
出一定限度,城镇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各种环境污染。(2分)
17.(13分)
(1)住宅区(1分);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1分)
(2)A:大型商场、金融大厦等(2分); B:批发市场等(2分)
(3)①(1分);
理由:远离主城区,地价低,可降低成本,减轻对城区的环境污染;(2分)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
河流的下游,减轻对城区环境的污染;(2分)临近公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2分)
18.(14分)
(1)“四合”设计,门内设影壁,封闭的院落,体现中国人追求宁静安逸的心态,含蓄、忌外漏的文
化;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体现了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的传统宗法礼教观念;墙壁和屋顶都比
较厚实的合院建筑,向外不开窗或开窗较小,有利防御,体现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院内各房、各院落即
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体现百姓“小事儿独立,大事儿依存”的理念。
(答案合理即可,每点 2分,答对三点得 6分)
(2)北京四合院正房高大且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冬春季节可保温、防寒、避风沙,多采纳阳
光;夏秋便于东南风进入院落及正房,通风透气;正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冬
季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房屋尖顶利于夏季排水。
(答案合理即可,每点 2分,答对四点得 8分)
19.(15分)
(1)人口密度低,人口分布极不平衡;(2分)南部人口较多,北部人口较少;(2分)东南部(五
大湖附近)多伦多、渥太华等城市群地区人口密度最大。(2分)
(2)纬度较低,温度较高,气候适宜;铁路线较密集,交通便利,资源较丰富;有多伦多、渥太华等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形成城市群;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开发历史较早;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每点 1分,答对五点得 5分)
(3)经济(工业)较发达,资源丰富,(2分)就业岗位较多,劳动力数量较短缺,吸引较多移民。
(2分)(“移民政策相对宽松;人口总量较少”等可酌情给分)
地理参考答案 第 2页(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