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施耐庵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写了这部长篇小说——《水浒传》。
关于作者
宋江起义,历史上确有其事。发生在北宋宣和年间。《宋史·徽宗本纪》有记载。
但《水浒传》成书于南宋到明初的漫长时期。北宋末年起,政治腐败、外族入侵、民困国危。百姓们把自己的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流传起来,并且越来越丰富。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成书情况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章回体长篇小说。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全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价值地位
前情介绍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
概括情节
1.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1)序幕
2.陆虞候密谋害林冲(2-5)开端
3.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发展
4.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高潮结局
自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豹子头林冲
个人档案:
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家庭:
经济:
俸禄优厚
前途:
一片光明
年龄:
三十四五年纪
温暖和美
安于现状的小官吏的代表
东岳庙妻子遭调戏
一看是“本管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林冲的故事
野猪林性命悬一线
“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 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林冲的故事
至此,林冲遭受的屈辱有:
妻子遭拦路调戏、哄骗诱奸;
自己遭嫁祸、刺配充军、途中暗杀。
一盆盆污水向林冲泼来,
一支支利箭向林冲射来,
“黑手”步步紧逼,直取性命;
林冲处处退让,忍气吞声。
说说课文中的“忍”和“逼”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选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林冲的“忍”,又有哪些地方遭到了“逼”。
侠肝义胆忍辱偷生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陆谦到来
亲闻阴谋
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思考讨论:
标出林冲的动作和语言,分析他杀三人有何不同?说明什么?
掇
挺
拽
提
丢
搠
踏
取
搁
扯
剜
喝 举 搠 赶 搠
找出重点动词,思考有什么不同?
对差拨和富安:一枪搠倒。说明武艺超群,刚猛果决。
对陆虞候:先骂后杀。骂是恨其背叛,杀说明他不再忍让,愤而走上反抗之路。
奋起反抗
侠肝义胆忍辱偷生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陆谦到来
亲闻阴谋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侠肝义胆
忍辱负重,委曲求全
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豹子头林冲
请综合课文内容,说说林冲是个怎样的人?
忍
反
逼
林冲尚且被逼反,其他普通百姓呢?
“谁想今日被高俅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道: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人物形象意义
一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的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
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林冲这样性格能忍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凶恶残酷到了何等地步。林冲上梁山,关键是被“逼”,官逼民反。。
细节描写
分析本文中突出的艺术手法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方法。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请找出至少两处进行赏析。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说明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说明他细心缜密。长期的曲折遭遇,养成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为日后林冲市井沽酒,归来草屋风中倒塌,只得破庙投宿埋下伏笔。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5.老军交差一段,介绍草料场内外情景和办理交接手续时,有风雪中岌岌可危的草屋状况描写,老军酒葫芦的交代。
林冲没有任何的思想和精神准备来应付突发的事变,有助于向更高潮的情节推进。
6.林冲到破庙“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7.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往东走,陆虞候放火从西面而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归纳小结:细节描写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取胜,《水浒》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2.有的细节描写则为后文作铺垫,使故事情节前呼后应,使作品布局更加严谨。
3.有的细节描写同时兼有以上两方面作用。
分析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共有三处):
正面直接描写: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小说中描写风雪的地方很多,请找出来说说有什么作用?
大
紧
越紧
表现天气的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
2.侧面衬托风雪之大:
指出哪些语句是侧面描写风雪。侧面间接描写: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摇振得动”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风大屋摇
人寒天冷
屋倒雪大
人冷雪大
归纳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推动故事某一个情节的发展;
深化作品……的主题(社会环境);
暗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
“风雪”与社会环境
林冲这样一个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心存幻想的人却最终成为了梁山英雄中斗争最坚决的其中一个人,其中除了“风雪”看似偶然的推进作用,更主要的还是代表腐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高太尉、高衙内、陆谦、管营等人对他的再三迫害。林冲的遭遇典型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这个主题,而“风雪”的描写则与陆谦等人的阴谋相互辉映,促使林冲完成了他性格上的巨大转变。由此可见,“风雪”的描写并不是作者的随意之笔,而是有良苦用心的。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风雪”在题目中的点睛作用,一方面为人物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使得读者(听众)深深地融入当时的情景之中;另外“风雪”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们的主人公离开草料场去山神庙避雪,最终逃出被烧死的厄运、得知真相并手刃仇人。
整合评价
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 林冲的活动是本文的一条明线,而陆谦等人的阴谋则是另一条线——暗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课后阅读《水浒传》,了解鲁智深、杨志、武松、宋江等人落草的原因与过程。
课后阅读《水浒传》,了解鲁智深、杨志、武松、宋江等人落草的原因与过程。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