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和同为一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15 13:5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突 厥吐蕃回
纥靺
鞨唐 朝 前 期1、唐朝怎样管理东突厥?
2、“天可汉”指的是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自主学习东突厥:贞观年间,大败,唐俘获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西突厥:唐太宗时,
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大败西突厥;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1、这句话什么意思?
2、体现了什么样的
民族政策?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吐蕃回鹘靺
鞨南
诏唐 朝 后 期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吐蕃生活在哪里?是哪一族的祖先?有什么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出现了哪位杰出的首领?它与唐朝的关系是怎样的?
2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3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4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吐蕃人民的喜爱? 看《步辇图》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大昭寺正门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找一找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
与唐“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唐蕃第八次
会盟而立。“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
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
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的誓言,历述了唐蕃
双方和亲“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回纥的贵族回纥君主像维吾尔族祖先,其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渤海石灯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塔回纥吐蕃靺鞨南诏与唐交往频繁册封首领为怀仁可汗与唐互相学习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通商册封首领为渤海郡王册封首领为云南王和



家和亲
结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唐朝一视同仁、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的衣食住行中能反映出“和同为一家”的史实有哪些?1、饮茶风俗风靡全国
2、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3、中原地区的饺子、点心等食品传到边远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食品成为中原普遍流行的名食
4、唐人喜欢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找一找满族维吾尔族白族藏族彝族爱我中华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个星座 56只花爱我中华 讨论: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能够取得这样大的发展?(提示: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唐朝的民族政策上分析。)政治上,唐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政策上,采取了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册封、和亲等灵活多样的手段,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考考你:1、现今我国境内有多少个民族?562、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的吗?3、这些民族在唐朝时被称为什么?与唐朝的关系
如何? 看一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分别是哪个民族?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 吐蕃 靺鞨 回 纥 南诏 南诏 第一、民族迁徒第二、联合斗争 第三、友好交往 第四、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第六、兼并战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族融合的形式有哪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