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
A.淀粉 B.脂肪 C.水 D.蛋白质
2.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 “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②开始消化淀粉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 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6. 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
(
名称
操
作
或
注
意
事
项
目的
A
探
究
唾
液
对
淀
粉的
消
化
作用
两
支
试
管
在
3
7
°
温
水
中
放
置
一
段
时间
使
唾
液
中
消
化
酶
更
好
的
发
挥
作
用
B
比
较
不
同
果
蔬
中维
生素
C
的
含
量
始
终
使
用
一
支
滴
管
,
并
在每
次
使
用
前
用
蒸
馏
水
洗
干
净
提
高
实
验
的
准
确性
C
探
究
酒
精
对
水
蚤心
率
的
影响
记
录
水
蚤
心
率
时
重
复
三
次
使
实
验
数
据
更
准确
D
比
较
人
体
呼
出
气体
与
空
气
的
差别
在
两
个
集
气
瓶
中
分
别
伸
入一
根
点
燃
的
细
木
条
检
测
两
瓶
气
体
中
有
无
二
氧
化碳
)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 A 维生素 B1 钙 铁
缺乏症 夜盲症 脚癣病 佝偻病 贫血症
A. A B. B C. C D. D
3.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B.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其在胃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分解成可被吸 收的氨基酸
C.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其含有的消化酶能将脂肪分解成 甘油和脂肪酸
D. 要制订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蔬菜水果类,用量最少的应 是油脂类
4. 下列关于饮食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虫眼”的蔬菜农药含量较少
B. 早餐吃得少,可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C. 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是鱼、肉
D. 术后康复期的病人应多吃鱼肉、蛋、奶
5. 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 下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A、B、C、D、E)被消 化的程度,其中表示脂肪被消化的曲线和部位的是( )
A. X 胃 B. Y 小肠 C. X 小肠 D. Y 肝脏
8. 呼吸系统是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重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明显增多
C. 感冒后痰液增多,痰形成于喉
D.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9. 人在游泳时,若水漫过胸部会感觉会吃力是因为( ),导致气体不易进入。
A.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 B.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C. 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D. 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
10. 下图中 ①~ 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过程引起有节律的呼吸运动
B. 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腔容积的变化
C. 长期缺铁会影响 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
D. ② 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11. 下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过程示意图。对该 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和④分别模拟了肺和膈
B. 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 洁
C. 图甲模拟吸气过程,肺内气压下降
D. 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上升
12. 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 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B.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 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13.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于突发心梗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采取半卧位并及时给其服用硝酸 甘油片等药物
B. 对于因煤气中毒和溺水导致的呼吸暂停,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方式一 样
C. 对于血液从伤口渗出的外伤患者,应在伤口处贴创可贴或用纱布止血
D. 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
14. 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是 ( )
A. 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无法确定
15. 与流入小肠壁的血液相比,从小肠壁流出的血液中( )
A.氧增加 B.二氧化碳减少了 C.养料增加了 D.食物残渣增多了
16.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 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 ③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过少会引起贫血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17. 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 和①④相连的血管是静脉,和②③相连的血管是动脉
C. 心脏四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②和③
D. ②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18. 中医“切脉”的部位和测量血压的部位分别是 ( )
21. 某消防兵扑救森林火灾时灼伤了皮肤。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表皮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生发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B. 真皮内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
C. 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参与体温调节
D. 皮肤被灼伤后感到疼痛,说明已伤及到生发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22. 人体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和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 )
A.肾脏和输尿管 B.膀胱和输尿管
C.肾脏和膀胱 D.膀胱和尿道
A.桡动脉,肱动脉 B.腕动脉,肱动脉
C.桡静脉,主动脉 D.腕静脉,肱静脉
19.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
成分
a
液
(
%
)
b
液
(
%
)
c
液
(
%
)
蛋
白
质
微量
8
0
葡
萄
糖
0.
1
0.
1
0
无
机
盐
0.7
5
0.7
2
1.2
5
尿素
0.0
3
0.0
3
1.
8
尿酸
0.
0
0
4
0.00
4
0.0
5
)20. 如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b 液是血浆,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 c 液中没有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的时候全部葡萄糖被重吸收
C. 因为 c 液中尿素和尿酸的含量多于 a 液和 b 液,所以 c 液是尿液
D. 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往往会引起蛋白尿
23.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形成的,下列有关汗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汗腺的导管细长,开口于皮肤表面 B. 汗腺的分泌部位于表皮的生发层 C. 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汗腺分泌的汗液成分与尿液成分基本相同
24. 下图是健康成年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
据图分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标号 1、2、3 所示结构共同组成肾脏 的基本单位
B. 图中 a、b 处的生理过程分别是滤过作用和 重吸收作用
C. 图中结构[2]内的液体叫原尿,[5]内的液体 叫尿液
D. 与[1]内液体相比,[3]内液体中尿素的含量降低
25. 人体排尿的生理意义是( )
①调节体内水的含量
②调节体内无机盐的含量
③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
④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 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
26.(9 分)下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 。
(2)食物和气体进出的共同通道是 。
(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 ,它能对 进行初 步消化。
(4)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序号 所示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 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该结构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有 和 , 大大增加了消化吸收的面积,其中后者内有丰富的 。
(5)请写出图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序号 。
27. (11 分)如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
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1] ,[2] 不仅是气体 的通道,而且还能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 。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 构成,这 有利于进行 。体现了 的生 物学观点。
(3)图二中 a 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 其成分变化是 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 c 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处 于 状态,肋间肌处于 状态。
28.(10 分)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都离不开图所示结构及组织,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结构看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依次是 (填图甲中的
字母),若从④处灌注清水,清水最先从[ ] 处流出。
(2)在心脏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 ,其作用是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该瓣膜所处的状态是 (“打开”或“关闭”)。
(3)图乙中,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细胞是[ ] 。
(4)图丙中⑩是 ,判断依据是 。
(5)某人因为感冒引发支气管炎,医生在其手背处静脉滴注药物,药物随血液 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 这一腔室,药物要到达支气管至少流经心
脏 次。
(
分组
1
号
试
管
2
号
试
管
3
号
试
管
4
号
试
管
处
理
馒
头
块
0.
5
g
0.
5
g
馒
头
碎屑
0.
5
g
0.
5
g
水
2m
L
2m
L
唾
液
稀
释
液
2m
L
2m
L
条件
37
℃
保温
5
分钟
碘
液
检测
2
滴
2
滴
2
滴
2
滴
实
验
现象
)29.(10 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在 A 系统内最终被消化为 ,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a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生理过程③是通过 实现的。
(3)C 系统中血液里的 为全身细胞输送氧,保证了人体正常生理活 动的进行。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处被利用。
(4)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 ] 系统排出体外。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排出: 。(填序号)
(5)⑧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管的 ,经过该过程后尿液中尿素的 浓度会 (升高、降低)。
30. (10 分)为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下
列实验方案。
(1)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把 作为一组实验。 (2)若检测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
(3)若 3 号和 4 号为对照试验,其变量是 3、4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 色变化分别是 和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性消化,又能进行
性消化。
(5)2 和 3 能否构成一组实验? 。为什么?
。2021-2022下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题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A D C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A B B C D C A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选项 D C B A D
非选择题
26.
(1) 消化腺
(2) 咽
(3) ⑤胃; 蛋白质
(4) ⑦;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毛细血管
(5) ⑤⑦
27.
(1)肺; 呼吸道; 清洁
(2)上皮细胞; 气体交换;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 二氧化碳; 氧气
(4)膈肌; 收缩; 收缩
28.
d.b; ②主动脉
(2)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关闭
(3) ⑥白细胞
(4)静脉;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5)a右心房; 1(或一)
29.
(1)葡萄糖; 唾液、肠液、胰液; 吸收
(2)呼吸运动
(3)红细胞; 线粒体 (4)⑥泌尿; ④⑤; (5) 重吸收作用; 升高
30.(1)2和4
(2)3和4
唾液; 3号试管变蓝色; 4号试管不变蓝; 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物理; 化学(顺序可以颠倒)
(5)不能; 因为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