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红物理》师生共用精品教学案 第五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文档属性

名称 《杏红物理》师生共用精品教学案 第五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15 15:33:12

文档简介

站街中学师生共用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物理 执笔:邓礼洪 审核:韦洪
内容: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力的示意图画法、弹力、重力、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 课型:复习课
时间:2013年3月15日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初中物理中有力的基本概念及对应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分析、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力的基本概念、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有关知识。
2、画力的示意图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复习设计
一、力的概念
1.问题:(1)什么是力?力的单位?
(2)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师生共同归纳
知识结构:

3.练习
练习1: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浆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使;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个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大炮在发射炮弹时,大炮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归纳出上述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要写出两条)
(1)
(2)
练习2、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左图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右图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二、弹力、重力、摩擦力
1.问题:(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2)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什么关系?
(3)重力指向什么方向?可以用什么方法确定?
(4)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什么位置?
(5)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哪些?
(6)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方法有哪些?
2.归纳
知识结构:
3.练习
练习1:一个足球重4.5N,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练习2、小红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上和桌面上滑动,然后再用一只手压在另一只手在桌面上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三、力的测量
1.问题(1)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2)怎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2.归纳
知识结构
3.练习
练习1: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练习2:如图是某同学用一根弹簧、一块硬纸板、一个挂钩自制的一个弹簧测力计,怎样标出此测力计的刻度值,说出你的办法。
四、小结(略)
课时测评
一、选择题
1.如图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离开物体,就不可能有力作用
D、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同时,也受到大头针大小相同的吸引力
3.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 )
A、物体将没有质量
B、人跳起后,将不在落会地面
C、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
D、各种球类活动无法进行
4.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取的是 (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5.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是( )
A、地球上同一位置,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在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打滑跌倒,下面采取措施中错误的是( )
A、浴室地面上铺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角底下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二、填空题
7.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在拉伸或压缩时都要产生反抗外力作用的弹力。紧固螺母的弹簧垫圈就是利用弹簧的这一性质制成的,请再举两个生活中利用弹性的例子。
(1)
(2)
8. 一些圆珠笔的手握部分套着柔软的橡胶圈,上面有许多小凹坑,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书写过程中:
(1)手与笔之间不易打滑,因为 。
(2)手会比较舒适,是由于 。
9.三图中分别表示打棒球的三种情况,观察图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0.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B、轮胎做成圆形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E、脚踏板上凹凸不平F、刹车时用力捏闸G、车轴处装有滚珠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三、探究题
11.质量为5kg的长方体,静止在地面上,如图,物体重力的大小为 ,并在图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
12.木块受到的拉力等于 N。
13.在图中A点位置处画出亮亮沿着滑梯下滑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14.站在滑板上的两位同学相对而立,甲同学用60N的力推乙同学,请在图中画出此时乙同学推甲同学力的示意图。
15.给你一个三角板和一条重垂线,如何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简述实验方法或画图说明)?
16.某实验小组探究“拉力的大小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过程如下:他们首先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将8N的重物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到A点,拉力的大小如图,再将木块M分别支在斜面的 B、C两处,重复上述步骤,并测得拉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3N(斜面很光滑,可忽略物体与斜面问的摩擦)请你接着解决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入数据);
(3)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四、中考回顾
1.刘星同学的质量为40 (选填“Kg”、“g”或“mg”),则他的体重为 N(取g=10N/Kg)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步骤(a)和(b)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
(2)步骤(a)和(c)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或“B”)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4)实验中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4.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在自行车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B.旅游鞋鞋底上的花纹
C.气垫船向下喷出强气流,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
D.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利用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
5.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
6.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但不挤压,如图所示。请画出小车突然减速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7.如图16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木块滑行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杏红物理》精品教学案 第五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答案
2.
力的初步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三要素: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
3.练习
练习1: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2: 形变,运动状态
二、弹力、重力、摩擦力
1.问题:(1)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3)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上。
(5)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
1、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增大有益的摩擦: 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的摩擦方法有: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用滚动代替滑动4、加润滑油或充气垫等是接触面脱离接触
3.练习
练习1:一个足球重4.5N,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画出足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练习2、B
三、力的测量
2. 构造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明确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前较零3、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靠刻度盘,不超过量程。
3.练习
练习1:3.6N
练习2:答: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钩码)拉挂钩分别拉到1N,2N,3N……;然后用刻度尺把它们之间平均分为5或者是10等分。(在弹性限度内)
课时测评
一、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6.D
二、填空题
7. (1)汽车车轴上方的弹簧钢板
(2)夹子上的弹簧
8.(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9.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1)A E H ,C F ,B G ,D 。
(2)前
(3)参考:车轮转动而车不会前进;难以握住把手;坐在坐垫上会向前或向后滑动;蹬车时脚会从脚踏板上滑掉;车闸刹不住车;车的各个部件间无法用螺丝固定。
三、探究题
11.49N
12. 1.7N
13.
14.见右图
15.答:在桌面上任意取两条交叉的直线,将三角板的一直角边先后放在其中一条直线上用重垂线靠近竖立的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看能否调到平行,如果两次重垂线都与竖立的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则桌面水平。
16. (1)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力G/N
拉力F/N
1
2
3
(2)

(3)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拉力越大 。
四、中考回顾
1. kg , 400
2.(1)B
(2)A
(3)控制变量法
(4)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
3.
4.B
5. 6.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