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街中学师生共用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物理 执笔:邓礼洪 审核:韦洪
内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型:复习课
时间:2013年3月18日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的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复习设计
一、基本概念、规律复习
1.提出问题: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怎样用实验证明?
(2)探究: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所做的一系列试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问题是: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3)问题: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整理、归纳
3.练习
练习1: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练习2.小 明利用一只量杯(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一根细线和一只弹簧测力计、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块(该物块不吸收任何液体),测量量杯内液体的密度,实验流程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测量值可计算出该液体的密度ρ液体= kg/m3。
二、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情况下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
(2)举例说明浮沉条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归纳:
3.练习
练习1:我国“远望号”测控船从江阴出发执行任务,由长江进入海洋,下列有关测控船所受浮力的说法中正确是是( )
A、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里的浮力大
C、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水里受到的浮力小
D、由于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练习2:如下情景,请你根据漫画提供的情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利用物理知识作出简要回答。
问题:
回答:
三、小结(略)
复习测评
一、填空题
物质名称
密度ρ/kg·m-3
汽油
柴油
水
石蜡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各种 体。
2.根据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实心石蜡球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1)石蜡球浸在水中,将会 ;
(2)石蜡球浸在柴油中,将会 ;
(3)石蜡球浸在汽油中,将会 。
3.小红在家中做实验,将一玩具分别放入水、盐水中,玩具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则玩具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a Fb(填“>”“=”或“<”), 容器中装的是水。
4.有一小木块,把 它 盛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从杯中溢出2N的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木块处于 状态(选填“悬浮”“漂浮”或“沉底”),会从杯中溢出 N的酒精。(ρ木<ρ酒精<ρ水,水与酒精足够多)
5.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请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 (填“A”或“B”)所示,简述你判断的理由
(资料:煤气和天然气,其密度比空气小;如果使用液化石油气,其密度比空气大)
二、选择题
6.图中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现匀速缓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使物体上升,直到其下底面恰好离开水面,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变大D、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变小
7.如图所示:a、b、c三个球体积相同,静止在水中,则( )
A、a球受到的浮力大B、b球受到的浮力大
C、c球受到的浮力大D、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8.如图所示,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 ( )
A、大鱼体积大,且在浅处
B、大鱼体积大,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也大
C、小鱼在深处受到水的压强大
D、小鱼在深处,且重力较小
9.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海里潜行到河里,则该潜水艇受到的 ( )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B、重力增加,浮力减小
C、重力增加,浮力增加 D、重力减小,浮力减小
10.如图所示,一块00C的冰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接触并相互间有作用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0C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
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
D、水面的升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11.在以下情况中,物体所受浮力变化的是( )
A、江中的船漂流入海 B、江中的石块被冲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水艇逐渐浮出水面 D、给停泊在海港内的货轮装货
三、试验探究
12.某实验小组在研究马铃薯浮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回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如图所示,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置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的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质量和体积。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m/g
体积V/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
13.小红学习了浮力知识以后,想用以下器材对浮力的有关问题进行探究。请你根据所给器材,帮助小红提出一个与浮力有关的物理问题,并按要求做答。器材有自制测力计一个、小石块一个、装有足量水的塑料桶一个、细线若干。
示例: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
探究的问题
试验的主要步骤
试验结论
14.学校旁边一河塘被沿河化工厂污染,为调查河水被污染的程度,初三(3)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实验小组。化学研究小组利用PH试纸检测河水的酸碱度。生物研究小组舀起河塘里的水作饲养金鱼的水质调查。物理研究小组测量河水密度,他们用一边长为10.5cm的正方体木块制作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先将木块放入清水中漂浮,测得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6.3cm。然后在木块上沿水液面处画一周白线。再将木块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污水中漂浮,(当河水密度超过时1.05×103kg/m3 ,一般就不在适合水产养殖。)那么污水面将在该白线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cm处,再将该处画上一周红线。用此木块就可检测河水的密度是否超标准。
15.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不计,g=10N/kg)求:
(1)石块所受的浮力;
(2)容器中水的重力;
(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四、中考回顾
1.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1N,将石块完全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石块的体积为 cm3。
(ρ水=1.0×103kg/m3 ,取g=10N/kg)
2.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因素有关。
(2)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 不变,得到的结论是浮力大小与 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请再举一个应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实验: 。
3.刘星将一块重2N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橡皮泥立即沉入水底;他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泥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他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此时"泥船"所受的浮力为 N.
4.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A.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 D.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5.将一个鸡蛋分别放在装有盐水和水的两个容器中,发现鸡蛋仔盐水中漂浮,在水中沉到底部,如图所示,请比较鸡蛋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6.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地进行了海试,在它从海平面以下潜到3000多米深处的过程中,潜水器的舱体受到水的压强逐渐 ,而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5所示。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
A.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 B.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C.只有少量次种漂浮 D.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杏红物理》师生共用精品教学案 第八课时 浮力答案
一、基本概念、规律复习
2.整理、归纳
概念:液体或气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向上的托力。
大小: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
练习1:A
练习2.点拨:由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得到固体物块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液,由量筒两次示数之差得到固体物块的液体的体积V排液。根据公式G排液=m液g=ρ液V排液g就可以算出ρ液。
二、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问题(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情况下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
(2)举例说明浮沉条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归纳:
①:F浮>G物体,上浮
②:F浮<G物体,下沉
③:F浮=G物体,漂浮或悬浮
3.练习
练习1:A
练习2:启发:先了解漫画描述情景:女孩得到全部气球后身体离开地面上升。然后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再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问题:女孩得到全部气球后身体为什么会离开地面上升?回答:气球和人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复习测评
一、填空题
1.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气
2.(1)上浮
(2)悬浮
(3)下沉
3.=、b
4.漂浮、2
5.B、天然气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其所受的重力
二、选择题
6. C
7.D
8.大、B
9.D
10.A
11.BCD
三、试验探究
12.盐水的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错误、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
13.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所浸没的深度是否有关、将小石块吊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然后浸入水中观察小石块在水中不同深度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否发生变化、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14.下方、0.3
15. 1N、5N、1.6×103Pa
四、中考回顾
1. 0.4、40
2.(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V排)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V排) 液体的密度(或ρ液) 控制变量法
3.增大排开水的体积、2
4.A
5. 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因为鸡蛋仔盐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水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而鸡蛋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鸡蛋仔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6.变大 不变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