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街中学师生共用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物理 执笔:邓礼洪 审核:韦洪
内容: 杠杆概念、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课型:复习课
时间:2013年3月20日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系统回顾和整理有关杠杆、滑轮的概念、原理、规律,进一步理解这一部分知识。
2.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杠杆平衡条件、滑轮的应用。
2.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培养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复习设计
一、杠杆
1.根据图说出有关杠杆的概念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2.问题: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是否一定在杠杆上?
3.归纳、概括
4.练习:
练习1:如图,杠杆的应用例子中不省力杠杆是( )
练习2: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练习3: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已经调节好的杠杆左端A点处挂上了10N的钩码。若杠杆上每格等距,实验时仍有足够多的钩码可供选择,为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应在杠杆上如何悬挂钩码?请你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不同画法。
练习4:小红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是选用下列剪刀中的( )
练习5:在图中, 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
二、滑轮
1.问题: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有什么作用?
2.归纳
知识结构
3.练习:
练习1:升国旗的旗杆上装有定滑轮,这是为了( )
A、省力 B、省功 C、省距离 D、改变施力方向
练习2: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提起同一重物G,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则所用拉力F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练习3: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的木棒上绕几圈,如图所示是一小朋友用力越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
练习4:作用在各类杠杆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上的力哈力移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小结(略)
复习测评
一、填空题
1.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 ,使用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可以省 。
2.在下列几种机械: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的是
A、杠杆 B、轮轴 C、定滑轮 D、动滑轮E、斜面 F、滑轮组 G、全不行
3. 如图所示是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时,使用的拉力分别是F1和F2,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二、选择题
4.关于滑轮和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用定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C、使用动滑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D、使用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可以省一半的力
5.如图,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弯曲肘将小球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6.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防止垃圾散发出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如图为室内垃圾桶的机构示意图,使用时有两个杠杆ABC和A/B/C/在起作用,则( )
A、ABC和A/B/C/都是省力杠杆
B、ABC和A/B/C/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A/B/C/都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A/B/C/是省力杠杆
7.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右端B点处挂一重物。MN是以A为圆心的弧线导轨,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点,另一端E可以在弧线形导轨上自由滑动,当绳的E端从导轨的一端N点向另一端M点滑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水平,绳AE对杠杆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小 D、一直变大
8.如图所示,在杠杆两边所到之处挂的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此时杠杆平衡,下列情况中仍保持杠杆平衡的是 ( )
A、将杠杆两边原来的钩码互换
B、在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下分别添加或摘掉相同个数的钩码
C、在杠杆两边距支点相同距离处再分别挂上相同个数的钩码
D、将杠杆两边原有的钩码分别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距离
三、综合技能
9.先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对图所示的杠杆进行分类。
10.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上绳的绕法。
11.如图是工人撬石头撕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12.黔林动物园上演了一幕“曹冲称象”。一位教师用一借来的杆秤称出了大象的质量;如图,杆的O点用绳吊起,杆秤在杆的另一端(OA=6m,OB=5dm)。当杆处于水平位置时,秤的读数为250kg,大象的质量为多少?
13.请你仔细观察图,究竟小猴 和兔子谁分的萝卜重?说明理由。
14.斜拉桥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大桥,图甲是斜拉索桥的桥提结构示意图,图乙取桥体一部分结构进行研究,图丙是这部分结构的受力示意图。
(1)从图丙可以看出,斜拉桥的设计应用了 的相关知识,其中O是 , 代表桥重和桥面上的车辆对桥的作用力, 是钢索对桥面的拉力。
(2)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桥的高度,请分析原因。
(3)假如让你来设计新的斜拉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的拉力?(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四、中考回顾
1. 用图中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用直尺作图)
2. 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设计车速为100Km/h,是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长跨海大桥,如左图所示。它的建成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1)求一辆汽车以设计速度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大桥采用双塔钢索斜拉式。将大桥一部分可抽象为如右图所示的模型,F2为桥重和车辆对桥的压力,F1为钢索的拉力,O为支点,请在图21(乙)中作出F1的力臂L1。
(3)如果桥塔高度降低,此钢索的拉力是否改变?为什么?
3.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工具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的夹钳就是其中一例,图中①齿状钳口;②刀口;③转轴;④手柄;⑤带齿纹的橡胶柄套。请简要说出其中两处各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4.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的力臂。
5.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 ;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 。
《杏红物理》师生共用精品教学案 第十课时 简单机械答案
一、杠杆
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绕着固定的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基本要素
支点O:杠杆围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杠杆分类
省力(费距离)杠杆(L1>L2)
费力(省距离)杠杆(L1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L1=L2)
4.练习:
练习1:B
练习2.:
练习3:只要满足杠杆平衡的条件就行。
练习4:D
练习5:b
二、滑轮
2.归纳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移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使用时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段,所用的拉力约为物重的几分之一。
3.练习:
练习1:D
练习2:B、C
练习3:点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可看作是滑轮组,以类似于分析滑轮组省力情况分析大力士拉力和小朋友用拉力之间的关系。
练习4:省力一定费距离,省距离一定费力。
复习测评
一、填空题
1.力、距离
2.G
3. 小于
二、选择题
4.B
5.D
6.C
7. B
8.C
三、综合技能
9.省力杠杆:a、e、f、g、h
费力杠杆:c、d
等臂杠杆:b、i
10.
11.如上右图
12.解:由F1L1=F2L2
有G0.5m=250N×6m
G=30000N
m=3t
13.答:小猴分得的萝卜重,萝卜平衡时,粗的那端力臂短,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粗的那端萝卜更重。
14.(1)杠杆、支点、F2、F1(2)
(2)答: 增加桥塔的高度,可以增大拉力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钢索所受的拉力也随之减小。
(3)答:使用新型的高强度轻质材料减小桥的自重。
四、中考回顾
1.
2.(1)解:由得=0.36h
(2)
(3)要变大,因为F2、L2不变,L1减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则F1增大。
3.⑴齿形钳口:使接触面变粗糙,增大摩擦力;S减小,P增大;硬度
⑵刀口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⑶与⑷:夹钳是一个杠杆
⑸齿形橡胶柄套:橡胶为绝缘体,防止触电(或表面粗糙增大摩擦力);橡胶的弹性,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等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4.
5. 省力 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