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一项:( )
A.遁逃(dùn) 砚台(yàn) 铁杵(chǔ)
B.卒业(cú)船桅(wéi) 机械(xiè)
C.湍急(tuān) 推搡(sǎng)猝然(cù)
D.肇祸(zhào) 须臾(yú) 屡次(lǚ)
2.下列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的精神品格不同的一项是( )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3.下面各项字形有误的一项( )
A.芙蓉 洛阳 玉壶 大雁
B.砚台 乾坤 皮囊 恭敬
C.勤劳 博学 贫穷 英伦
D.鱼腹 剖开 窟窿 浑乱
4.下列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描述人物的品质:慷慨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一心为民
B.描述人物的心情:愤怒 惊恐万状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C.描述人物的动作:奔跑 匍匐前进 你推我搡 手舞足蹈
D.描述人物的语言:嘱咐 语无伦次 结结巴巴 喃喃自语
5.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曲》赞扬了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品质。
B.《挑山工》赞美了挑山工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精神。
C.《“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
D.《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填空题
6.补全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字扩词。
措:( )( ) 遣:( )( )
践:( )( )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假如报名参加电视台“我是演讲小能手”节目,主持人请你做作我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后来克莱芒长大了,也成了船长,经常经过哈尔威船长牺牲的海域。有一天,他给哈尔威船长写了一段话,请你补充完整。(选做题)
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莱芒长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0.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吓得不知怎么办好。________
②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_______
③像钢铁铸成的。________
④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形容船长站在那直直的一动不动。________
1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派遣——________ 片刻——________
沉没——________ 好像——________
12.“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为什么用“奔”不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13.找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给老爸打工(节选)
杨红樱
早晨,老爸开了一辆破车来接我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那车真的是破得不能再破了,一路上都在丁零当啷地响,感觉它周身的零件都快散了。
“老爸,你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破车?”
“借来的。”老爸把这破车开得有模有样,“去拉点树皮,莫非还要开辆奔驰去?”
只要一有上坡的路,我就得下来推车,几乎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妈妈给我买的新凉鞋也挣破了一只。我咬紧牙关,使劲推车,这时候我觉得自己有点像《三毛流浪记》中推车上桥的三毛。
( )一过河,老爸( )会让我下河去提水,因为我们得不停地给这破车加水。
等我们好容易把这老爷车侍候到了那家木材加工厂时,我已累得像一摊泥了。
厂长带老爸去看那堆树皮,老爸像见到一堆宝贝,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深褐色的树皮上的那些苍老的、斑驳的纹路,连声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
老爸跳到那堆树皮上,挑出那些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递给我,我再把它们搬到车上,一块一块地码好。
很多人在看我们,他们实在搞不懂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拉这么一车没用的树皮回去做什么用。
装满了一车树皮,我们开着破车出发了。
归途上,那辆破车的毛病更多了,我几乎是推一段,跑一段,被折腾个半死。老爸倒是高兴,( )他对这车树皮太满意了,( )一路上快乐地吹着口哨。
凉爽的微风抚摸着我发热的面颊,晶莹的星星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我们进城时,已是华灯初上。
(选自《杨红樱成长小说系列 男生日记》明天出版社)(文章有改动)
14.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15.文中加点的“几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析文中第六自然段画线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早晨我和老爸去郊县的木材加工厂,直到灯亮了才进回城,可见距离遥远。
B.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可以看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C.在路上,我不但要给车加水,还要推着车前进。我心里很不情愿。
19.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在你的心中,一定有自己敬佩的人,这个人也许是名人,也许是英雄,也许是普通人,或许是自己……请以《我敬佩的人》为题,抓住一两件事来描写,表达你的敬佩之情。不少于3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对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读音。B项“卒业”应读zú。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学生结合学过的古诗内容进行理解,再辨析即可。
题干“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朝王冕的《墨梅》,全诗是: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颜色艳丽的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诗人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李商隐的《无题》,全诗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这两句诗今来多用于对老师等辛勤的付出与赞美。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全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综上,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的精神品格不同的一项是:A。
3.D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词语书写的掌握能力。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书写。D项“浑乱”应为“混乱”。
4.B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
B中的“井然有序”的意思是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它不是描述人物心情。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A项,《塞下曲》出自唐代诗人卢纶,全诗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首诗描写一个风雪之夜,将军冒着严寒率领骑兵追击逃兵的情景,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题干中“视死如归的品质”在诗中并没有体现。
B项,《挑山工》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本文通过详细描写挑山工登山,虽然身担重物,走的路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可见挑山工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C项,《“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
D项,《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清晨送辛渐登舟北归,并以玉壶冰心自喻,表达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6.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的背诵和默写。注意看清楚空格要求填写的内容是什么,默写时不要写错别字。联系前后句子,考虑是否需要加标点,加什么标点。写完后注意检查。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原诗: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 惊慌失措 措施 调遣 派遣 实践 践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结合字义进行组词。
如:“措”指:1.安排;安放。 2.计划办理。可组词:不知所措、手足无措、筹措、措手不及、措词等等。
“遣”指:1.派;打发。 2.排解;发泄。可组词:消遣、派遣、差遣、驱遣、遣返、编遣、先遣等等。
“践”指:1.踩;践踏。2.实行;履行。可组词:实践、作践、践约、践行、践诺、践祚、履践等等。
8.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学校的XXX。我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事实上,我现在站在这里也是一次成长。很荣幸我能参加咱们“我是演讲小能手”这个节目,我一定会发挥自己做好的水平,争取取得胜利。
【解析】
略
9.您知道吗?我已经成了一名船长,走的就是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我们从前走的那条航线。每当驶过这里,我总会鸣笛三声,作为对您的问候。哈尔威船长,您的孩子来看您了。夜深了,海雾升起来了。透过这薄雾,我似乎又回到了1870年3月17日,又回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啊,我永远忘不了……此时此刻的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十几年之前,那个灾难突降的深夜,如果没有您,船上的人就不能顺利逃生,我也活不到今天。我真想叫您一声“父亲”!向您敬礼!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理解课文内容,再试着体会哈尔威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品质。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值得我们学习。写的时候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要写出对哈尔威船长的敬意,文通句顺。
10.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犹如铁铸 屹立
11. 调遣 须臾 浸没 犹如
12.“奔”比“跑”更能反映人们的惊慌。
13.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义的词语。
1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得出答案,“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用“奔”不用“跑”是因为“奔”比“跑”更能反映人们的惊慌。
1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上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镇定指挥、临危不惧的句子是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4.只要……就…… 因为……所以……
15.不可以。因为作者有时候还是坐在车上的。
16.拉点树皮,不用开辆奔驰去。
17.比喻句。把“我”比作泥,说明车很旧,为了侍候车,刚到木材加工厂“我”就很累了。
18.B
19.烘托出我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的心情。
20.我和老爸一起用破车去郊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拉树皮的事。
【解析】
14.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要理解句子内容上的前后关系作答。第一处的句子是条件关系。第二处的句子是因果关系。
15.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先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分析词语在句子的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16.本题考查句式的转化。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问号改为句号;
删掉疑问词;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17.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体会。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把“我”比作“一摊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累。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B项中爸爸选的都是颜色正、纹路流畅的树皮这是他工作需要用到的材料,并没有要突出父亲的审美眼光很好。
19.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结合环境描写可较好地烘托人物心情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来作答。
2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归纳。可以分别概括每自然段或每个部分的内容,再加以合并。同时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在特殊位置的句子,如文章或段落的开头句、结尾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等,往往可以提炼法使用。
21.示例:
我敬佩的人
每个人都有敬佩的人,那个人有可能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有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有可能是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人。可是你们想没想过与自己同在一屋檐下的人,他们也很值得我们敬佩,就说说我吧,我很敬佩我的父亲。
我亲爱的父亲是从事建筑装修方面的,钱挣的不容易,一年碰到好彩头,钱也就挣得多,一年又接不到工程,只得干坐一年。他,一开始干活,脸就晒得黝黑黝黑的(因为工程一般是夏天干的)。
通过去年的努力拼搏,今年我家发生了好多变化,一是新车,二是新房。坐在自家的新车上,心里总用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虽然车还不算那么豪华。高级,但也是爸爸辛辛苦苦换来的,所以全家视它为珍宝。还有是我家在呼市买了一套房,118平方米,三室两厅两卫。正好挨着植物园,小区内绿化带也很多,可能因为这两原因,新房感觉值得很舒适。
那些许许多多的物质财富都是爸爸一人辛苦的结晶换来的,所以我打心眼里敬佩他。我想不止我一人的父亲是这样吧,你们的父亲也是很辛苦的吧,给大家创造哦那么优越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帮爸爸做我们能做的事,让父亲肩上的负担减轻一些。
【解析】
【详解】
先确定你要写的人物,想想他的什么品质令人敬佩;再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你的敬佩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