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不同于其他两个的是( )
A.炊烟袅袅 B.依山傍水 C.高楼林立
2.下列诗词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里/吴音/相媚好 B.日长/篱落/无人过
C.大儿/锄豆/溪东 D.最/喜/小儿/亡赖
3.下列关于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B.《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C.《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D.《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
4.下列诗句与图画相对应的一项是( )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下面的词语有错别字的是( )
A.沙滩 寄信 B.安眠 踏着 C.闪铄 锐利 D.次序 霸王
二、填空题
6.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畐( )( )( )( )
扁( )( )( )( )
长( )( )( )( )
7.生字扩词
构:( )( ) 饰:( )( )
蹲:( )( ) 凤:( )( )
序:( )( ) 例:( )( )
率:( )( ) 觅:( )( )
耸:( )( ) 踏:( )( )
倘:( )( ) 绘:( )( )
三、语言表达
8.解释“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
1.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几场春雨过后,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0.补充加点字的注音。
竖____ù琴 应和h___ 谈t__心
11.这两段话主要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春天的竖琴。
12.造句。
应和:____________________
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3.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填到下面括号里。
( )——( )
14.“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中“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
15.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探”字写出了嫩笋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6.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写一写春天里的一种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段文字用“//”分成了两部分,请你分别为每部分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8.习作。
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家乡黄昏的景色?家乡黄昏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家乡的黄昏”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场景。
炊烟袅袅,意思是指古时候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也指摇曳貌,飘动貌,也形容香气散发。描绘自然场景的。
依山傍水,意思是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描绘自然场景的。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描绘社会场景的。
2.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朗读断句的掌握。
A.“醉里吴音相媚好”出自《清平乐·村居》意思: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断句为:醉里/吴音/相媚好
B.“日长篱落无人过”出自《夏日田园杂兴》意思:夏日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无人经过。断句为:日长/篱落/无人过
C.“大儿锄豆溪东”出自《清平乐·村居》意思:大儿在溪东锄豆。断句为:大儿/锄豆/溪东
D.“最喜小儿亡赖”出自《清平乐·村居》意思: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断句为:最喜/小儿/亡赖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
ACD说法正确。
B项有误。《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4.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和诗词歌赋默写。
图片上有儿童在放风筝。符合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5.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不要写错别字。在本题中有错别字的是C项:闪铄—闪烁
6. 福 幸福 蝠 蝙蝠 编 编写 蝙 蝙蝠 帐 帐篷 账 欠账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给字加偏旁并组词。
可以考虑从字的上下左右的位置来加偏旁,组新字,例如“畐”,左边加偏旁可以组成:幅,辐;上面加偏旁可以组成:富;右边加偏旁可以组成:副。还有半包围结构的“逼”。
在识字的同时要注意区分形近字,避免加对了偏旁,却认错字组错词的情况。
7. 构成 结构 装饰 修饰 蹲下 深蹲 凤凰 凤梨 序列 顺序 例如 例外 率领 率队 寻觅 觅食 耸立 耸肩 踏步 踏青 倘若 倘使 绘画 描绘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给字组词。给字组词是小学组词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通过所给出的字,依据其音其义组词,是检查小学生组词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
构:(gòu)结成,组合。组词:构成、结构。
饰:(shì)装点得好看。组词:装饰、修饰。
蹲:(dūn)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组词:蹲下、深蹲。
凤:(fèng)1、传说中的神鸟。组词:凤凰。2、一种水果。组词:凤梨。
序:(xù)1、排列次第。组词:序列。2、 次第。组词:顺序。
例:(lì)1、可以做依据的事物。组词:例如。2、规定。组词:例外。
率:(shuài)带领。组词:率队、率领。
觅:(mì)找,寻求。组词:寻觅、觅食。
耸:(sǒng)高起,直立。组词:耸立、耸肩。
踏:(tà)踩。组词:踏步、踏青。
倘:(tǎng)假使,如果。组词:倘若、倘使。
绘:(huì)画、描画。组词:绘画、描绘。
8.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解析】
【详解】
略
9. 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开满了红花。 小小的天窗难道不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吗? 小鸟在树枝上唱歌。 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解析】
【详解】
1.考查了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五颜六色”“红”意思矛盾,去掉一个。
2.考查改写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句子中“会使”改为“难道不会使”,句末加疑问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3.考查了仿写拟人句,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中“探出头来”是人的动作,这里把笋赋予人的动作,是拟人句。
可仿写为: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4.考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把“桌椅饭菜”与“他们”互换位置,用“被”相连。
10. sh è án
11. 比喻 桃花水
12. 庄园的古朴典雅正应和了我们的心境。 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涌出了教室,来参加自己喜爱的课间活动。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的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竖”的读音为shù。
“和”为多音字,在“应和”中读音为hè;还可以读作hé,和平;还可以读作hú,和牌;还可以读作huó,和水泥。
“谈”的读音为tán。
1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这两段话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将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
12.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使用词语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造句:台下观众随声应和,气氛更加浓烈了。
铃声:传统意义如上下课铃声等,现在多指手机铃声。造句:身后响起了叮当的车铃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李彤。
13. 朴素 华丽
14.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
15. 拟人 生机勃勃 热爱大自然
16.春天来了,柳树抽出新的枝条,迎着风轻轻舞蹈。
17.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解析】
【分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要细读选文,找出相对应的反义词即可。
通过细读文章可知,文章句子“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朴素”与“华丽”是一对反义词。
14.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能力,完成时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作答。
通过阅读文中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可知,“它们”指的是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15.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方法及作用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分析与理解。
从“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笋”当做人来写,“探出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鲜嫩的笋从土里出来的情景,写出了嫩笋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6.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本题划横线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是一句拟人句,再按照要求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春天里的一种植物即可。示例:春天,在温暖的阳光里,柳树弯着腰,对着湖水梳理着自己随风飘扬的长发。
17.
本题考查了学生给段落拟题的能力。完成此题题目,需要结合具体段落内容作答。
通过阅读选文,文中语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写出了各种各样的花儿会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故可给这小段拟题《鲜花轮绽》。
语段“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写出了雨后的春笋会成群结队长出来。故可给这小段拟题《雨后春笋》。
18.
家乡的黄昏
生机盎然的春色让人喜爱,百花争艳的夏天固然迷人,果实累累的秋天让人赞美,银装素裹的冬天实在壮观。可我却爱乡村的黄昏,因为它的美丽,生机勃勃。
蓝色的天空显得十分宁静,飘着一朵朵淡淡的云,像一层薄薄的白纱,像被梳理过的羽毛,像远处的山峦,像草原上明亮的小溪。
黄昏时的小溪是那样安逸,血红色的夕阳把江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面荡起了阵阵涟漪,犹如条条红绸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慢悠悠地飘向远方。霞光落在里面,阳光也掉进了里面,几条顽皮的赤黑色的小鱼“扑通!扑通!”地跳出水面,落下时砸碎了太阳,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圆了。
黄昏的乡间小路上,更有一番情趣。孩子们在小路上嬉戏,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牛羊往回家的路归去,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和一头头活波的小牛紧紧跟随在母亲的身后,生怕走掉了。几个淘气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哼着家乡的小调,也有的用鞭子驱赶调皮的牛羊。孩子的歌声和牛的“哞哞”声,羊的“咩咩”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与这夕阳,晚霞一起洒在这弥漫乡村土味的小路上。
被柳树环拥的农家小院更使人如痴如醉,夕阳的余晖透过层层树枝洒在这白墙红瓦的房舍上,给它涂抹上一层金灿灿的颜色,烟囱冒出了屡屡炊烟,几只燕子从高空中掠过,地上几只鸡鸭在门前觅食散步。当最后一缕晚霞被抹灭,放眼望去,整个乡村宁静美丽,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地上万家灯火忽明忽暗……
啊!多么美的乡村黄昏啊!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为命题作文,以“家乡的黄昏”为题,家乡黄昏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住美丽的黄昏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不一般的风景,表达自己对黄昏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写出真情实感,运用景中含情的手法,以真情打动读者。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用多种修辞,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提纲:
开头:直接点题。
中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描写家乡黄昏的特点,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学习过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结尾:可再次点题,表达对家乡的黄昏的喜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