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9 20:4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下 2 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彩排 彩绘 B.粗暴 残暴 C.毒打 打搅 D.生锈 诞生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涟漪(yī)   倭瓜(wō)   巍峨(é)   眷恋(juàn)
B.旖旎(yǐ) 蚌壳(bàng) 顷刻(qǐng) 撩乱(liáo)
C.渺小(miǎo) 萌动(méng) 稚气(zhì) 秉性(bǐng)
D.篝火(gōng) 澄澈(chéng) 点缀(zhuì) 玷污(diàn)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B.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逐渐慢慢地落了下去。
C.他如果要是来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D.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答应承认下来就是了。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晃(huānɡ)晃 飞燕(yàn) B.提供(ɡònɡ)  旖旎(yǐ nǐ)
C.点缀(zhuì) 踉跄(qiànɡ) D.杯碟(dié) 顷(qīnɡ)刻
5.下雨啰!下雨啰!( )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字,并回答问题。
( )草帽 ( )草 ( )地 ( )蜻蜓
( )黄瓜 ( )倭瓜花 ( )蚂蚱 ( )菜
读以上短语,想象作者在园中的活动,我能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填空。
(1)《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作者)的_______(文章名)。
(2)“岁寒三友”分别是____、____、____;“四君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根据“妻子”的不同意思写一句话。
(1)男子的正式配偶。
_____________
(2)妻子和儿女。
_____________
9.在“浓浓的乡情、美好的童年”班级主题活动中,你和陈佳被推选为主持人,下面是活动主持稿中的一部分,请你仿照陈佳的话,将主持稿补充完整。
陈佳:人是家乡的好,月是故乡的明。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佳: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佳:童年是一幅画,一幅天真童稚的画,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 他就点一下头 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 或是 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10.“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2.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 和_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
13.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祖父的园子》(节选),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花开了,就像A( )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B(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C(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②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4.请将“说话、逛、睡醒”三个词语还原到文中A、B、C三处。
15.下列四种动植物中,该文段没有描写的是( )
A.蜻蜓 B.蝴蝶 C.黄瓜 D.倭瓜
16.这段描写的景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词是( )
A.随意 B.美丽 C.自由 D.明亮
17.选文中①②两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你从这段描写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一字多义。一字多义一般又叫多义字,指的是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解释,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知道字的每个意义以及整个词语的含义,然后选择意思相同的一项。
A.彩排:彩,各种颜色交织。在正式演出前或大型群众活动正式举行前化装排练。彩绘:彩,各种颜色交织。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
B.粗暴:暴,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指鲁莽、暴躁。残暴:暴,凶恶残酷的。指残忍凶暴。
C.毒打:打,。击,敲,攻击。狠心打。打搅:打,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指打扰;道谢语,受人招待或请人帮助时表示谢意之词。
D.生锈:生,造出。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诞生:生,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指出生,降生。
2.D
【解析】

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习。
A项正确。
B项错在重复啰嗦,将“逐渐”或“慢慢”删去其一。
C项错在重复啰嗦,将“如果”或“要是”删去其一。
D项错在重复啰嗦,将“答应”或“承认”删去其一。故选A。
4.C
【解析】

5.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下雨啰!下雨啰!”重复运用“下雨啰!”,运用反复的手法。
6. 戴 拔 铲 追 摘 采 捉 种 丰富多彩、无忧无虑。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动词字义。
戴: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
拔: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
铲:用锹或铲撮取或清除。
追:赶,紧跟着。
摘:取(植物的花、果、叶或戴着、挂着的东西)。
采:摘取。
捉:握;抓。
种:种植。
通过阅读以上短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丰富多彩,并且无忧无虑。
7. 萧红 《呼兰河传》 梅 松 竹 梅 兰 竹 菊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识记和理解。
(1)《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在寒冬季节枝叶不凋,梅花则迎寒开放,所以称“岁寒三友”。它们被认为有骨气,值得仿效为友。
“四君子”是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
8. 她是渔夫的妻子。 李明带着他的妻子全家到山洞避难。
【解析】

9. 水是家乡的甜,天是故乡的蓝。 故乡的歌是一朵悠悠的云,总在蔚蓝的天空飘浮。 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宛转悠扬的歌,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解析】

10. 帮助增加兴致 “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
11.,,:“,,。”
12. 烧小猪 烧鸭子 烧鸭子
13.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
【解析】

14.A睡醒 B逛 C说话
15.A
16.C
17. 排比 拟人
18.从这段描写中读出了作者自由畅快的心情,以及对自由快乐童年的怀恋。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A把花开比作人睡醒一样。B把鸟飞了比作像人一样在逛。C把虫子叫比作像人一样说话。
15.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从“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可知文段没有描写蜻蜓。
16.
本题考查理解文段内容。从“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知可以用自由这个词来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17.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修辞格的一种。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分句或句子,来加强语势或深化语意。文中①句三个“就像”可以看出是排比。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一般我们说人才有意愿,这里把黄瓜当做人来写。可以看出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18.
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文章以孩子气十足的腔调展现了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年画,表现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全文拥有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充满梦幻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留恋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