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讲)同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讲)同步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9 14: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这场动乱为什么会发生?它所造成的后果又是怎样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万国尽征戎,
烽火被[pī]冈峦。
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课堂导入
七年级下册精品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
2022
背讲考
七年级下册第5课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评价目标
背讲考-七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赵翼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
真的是唐朝衰亡
的原因吗?
杨贵妃
安史之乱
评价任务一
安史之乱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1.原因:
2.经过:
3.影响:
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阅读下列材料,找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奚用兵2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评价任务一
①政治腐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②社会危机:边疆形势紧张,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1: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兵志》
平卢 范阳 河东 朔方 河西
3.75 9.14 5.5 6.47 7.3
陇右 剑南 北庭 安西 岭南
7.5 3.09 2万 2.4 1.54
边镇驻军49万,中央守军9万
③军事失当:节度使势力膨胀;兵力外重内轻。
安史之乱
评价任务一
④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安禄山
“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安史之乱
评价任务一
起兵反唐
潼关失守
马嵬驿之变
太子李亨即位(唐肃宗)
755年
756年
763年
平定叛乱
观看视频,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以“清君侧”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评价任务一
归纳材料,说说安史之乱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1:“(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材料3: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父死子握其兵。
——《新唐书·卷五十》
材料2:战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如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税赋强加于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1、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口锐减。
2、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频发。
3、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6千万
5千万
4千万
3千万
2千万
1千万
918万
193万
5288万
1699万
全国人口统计表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统治腐朽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评价任务二
1.原因:
2.时间:
3.影响:
4.唐朝灭亡: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875年 ~ 884年
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过程:
875年起兵反唐
拥兵北伐(65万)
881年称帝长安(大齐)
883年败亡
黄巢起义,给唐朝
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影响:
(不是灭亡)
称帝长安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与新罗的关系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评价任务二
1.人员组成:
2.代表:
3.目的:
4.影响
官方使节、留学生、留学僧
崔致远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
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
第二目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的原因
⑴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⑵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发动了大规起义。
2.黄巢起义过程:
875年起兵反唐
拥兵北伐(65万)
881年称帝长安(大齐)
883年败亡
黄巢起义,给唐朝
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影响:
(不是灭亡)
称帝长安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3.起义的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4.唐朝灭亡
⑴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⑵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朱温
评价安史之乱和黄巢大起义
事件 性质 影响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它是一场叛乱,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它是一场农民起义,是一场反抗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阶级斗争。
战乱使唐朝社会遭受了空前浩劫,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第二目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1.唐朝灭亡后,北方 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南方出现那些政权?
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
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评价任务三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再次分裂。结合课本请说出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南方又出现了哪些政权?
北方
南方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北)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评价任务三
巧记:
五代有更替,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十国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天下乱。
观察下面两张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评价任务三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讨论: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唐朝灭亡之后,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的现象。
讨论:五代十国的出现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2、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3、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评价任务三
(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B.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D.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自汉朝以来,(2021·江西·中考真题)“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D
C
中考演练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辽宋夏金元时期
C
C
中考演练




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后梁灭唐(唐朝灭亡)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