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6课北宋的政治(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6课北宋的政治(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9 14:00:01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先南后北,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1)军事上(集兵权):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①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1.(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中)“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两件大事都是与下列哪位有关?(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阿保机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都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C项正确;汉武帝、唐太宗和阿保机都没有“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19·广东广州·七年级期中)赵匡胤是在黄袍加身事件后登基称帝的。五代律令沿用唐律。《唐律疏议》有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第六恶是大不敬。王元亮对“大不敬”的注释是:“谓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事件中,赵匡胤罪大恶极,已无活路,只好称帝的违法行径是( )
A.偷取了皇帝的御服 B.穿上了皇帝的御服
C.派兵劫取皇帝御服 D.领兵入宫索取御服
【答案】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黄袍加身指的是穿上了皇帝的御服,“乘舆服御物”是《唐律疏议》中的第六恶大不敬,黄袍加身就是属于大不敬,B项正确;偷取、劫取、入宫索取都不属于“乘舆服御物”的大不敬之罪,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为改变武将跋扈的局面,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③分离领兵权与发兵权 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分离领兵权与发兵权,A项正确;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是宋太祖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故排除含有④的BCD项。故选A项。
4.(2021·江西南丰·七年级期中)宋朝地方政治体制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文臣是地方州县的长官
②地方长官要接受三年一换的制度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④通判对地方官行使监察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北宋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行使监察权,以分知州的权力;在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5.(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考查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想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A项正确;“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地方设置转运使”表述正确,但不会同意,排除D项。故选A项。
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1.措施:(1)重视文官:①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②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名额,提高地位,授官从优,升迁迅速。)
文教措施的意义影响:①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重文轻武政策利弊(影响)。
(1)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④(文教措施的意义影响)
(2)消极: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③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④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原因):
①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
②北宋实行不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1069年
支持者:宋神宗
变法人:王安石
3.变法的目的: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主要措施
5.变法的结果:
①新法触犯了答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都被废除。
6.(2019·福建师大二附中七年级期中)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重文轻武 B.提高武将地位和待遇
C.大力发展经济 D.鼓励发展科技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A项正确;提高武将地位和待遇不利于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排除B项;发展经济和发展科技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不能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7.(2021·福建·福州立志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B.设参加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设转运使管理财政
【答案】C
【详解】
根据“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太祖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教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防范地方割据,因此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C项正确;根据“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可知宋太祖是选派文臣统治地方,ABD项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项。
8.(2021·辽宁老边·七年级期中)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活跃的王朝。宋朝把以文御武、重文轻武做到了极致。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是:
A.限制节度使的权利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C.巩固边疆 D.减少军费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B项正确;“限制节度使的权利”是重文轻武政策的内容,不是目的,排除A项;材料不能提体现“巩固边疆”,排除C项;材料不能提体现“减少军费”,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1·陕西长安·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臣掌握国家军政大权②派文人担任地方知州③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④武将只有调动军队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同时派文人到地方当知州,同时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①②③正确。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要求,并且不能调动军队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④是错误的。根据分析可知,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0.(2021·广东揭东·七年级期中)“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对宋太祖的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体现其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
从题目中的“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项政策改变了唐末以来的地方割据局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②③④符合题意;重文轻武政策不利于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①不符合题意。所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北宋中期,各级官僚已达到 17000 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互相推诿,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针对这一情况,王安石釆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官员择优录用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保甲措施 D.取消世卿世禄
【答案】A
【知识延伸】
1、归纳宋太祖为强化集权,在政治上的措施,有什么利弊。第6课北宋的政治
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先南后北,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1)军事上(集兵权):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③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①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3)财政上: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1.(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中)“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两件大事都是与下列哪位有关?(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阿保机
2.(2019·广东广州·七年级期中)赵匡胤是在黄袍加身事件后登基称帝的。五代律令沿用唐律。《唐律疏议》有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第六恶是大不敬。王元亮对“大不敬”的注释是:“谓盗大祀神御之物、乘舆服御物……”事件中,赵匡胤罪大恶极,已无活路,只好称帝的违法行径是( )
A.偷取了皇帝的御服 B.穿上了皇帝的御服
C.派兵劫取皇帝御服 D.领兵入宫索取御服
3.(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第四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为改变武将跋扈的局面,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③分离领兵权与发兵权 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21·江西南丰·七年级期中)宋朝地方政治体制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①文臣是地方州县的长官
②地方长官要接受三年一换的制度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④通判对地方官行使监察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知识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1.措施:(1)重视文官:①宋太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②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名额,提高地位,授官从优,升迁迅速。)
文教措施的意义影响:①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②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重文轻武政策利弊(影响)。
(1)积极: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④(文教措施的意义影响)
(2)消极:①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②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③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④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
背景(原因):
①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
②北宋实行不限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导致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1069年
支持者:宋神宗
变法人:王安石
3.变法的目的:摆脱政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主要措施
5.变法的结果:
①新法触犯了答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②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都被废除。
6.(2019·福建师大二附中七年级期中)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重文轻武 B.提高武将地位和待遇
C.大力发展经济 D.鼓励发展科技
7.(2021·福建·福州立志中学七年级期中)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B.设参加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设转运使管理财政
8.(2021·辽宁老边·七年级期中)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活跃的王朝。宋朝把以文御武、重文轻武做到了极致。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是:
A.限制节度使的权利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C.巩固边疆 D.减少军费
9.(2021·陕西长安·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臣掌握国家军政大权②派文人担任地方知州③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④武将只有调动军队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1·广东揭东·七年级期中)“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对宋太祖的这一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①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体现其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北宋中期,各级官僚已达到 17000 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互相推诿,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针对这一情况,王安石釆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官员择优录用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保甲措施 D.取消世卿世禄
【答案】A
【知识延伸】
1、归纳宋太祖为强化集权,在政治上的措施,有什么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