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用残损的手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5 17:40:33

文档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今天,我们穿过时空,穿过阴阳,穿过这幽深的雨巷,去拜谒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1905-1950),原名 。其代表诗作还有《 》、《我的记忆》,其中《 》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
1941年12月报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日占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志士。1942年春,戴望舒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折磨,但他并未屈服,在狱中,他写下了《 》。
听朗诵
看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哪一处不能漏掉?
看视频: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诗中的“湖”指的就是 ,戴望舒小时候家就在西湖的附近,在他的记忆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杭州呢?如此仙境一般祥和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没有了如锦幛的繁花,没有了奇异芬芳的嫩柳枝,没有了淡妆浓抹的美景,没有了悠扬婉转的柳笛声,没有了戴着柳条帽的无忧的嬉戏……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
现在你就是戴望舒,你该怎样读呢?
赏析·探究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的感官,请举例说明。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5、“辽远的一角”是指什么?“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作用?
6、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终于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充满韧劲和豪情地歌唱——听朗读 《狱中题壁》
1、戴望舒《狱中题壁》写作意图:
2、戴望舒的《狱中题壁》明确以‘朋友’为阅读者, 隐秘地传达出了双重含义:
3、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当时诗人出于怎样的生存环境?
4、第二节中的“你们之中的一个”指谁?“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指记忆什么?
5、戴望舒的狱中题壁 文章主旨是什么?
课堂作业
一、填空。 _____ 是我国新诗的探索者之一,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其成名作是《 》,故又有“雨巷诗人”的美誉。他在狱中唱给祖国的颂歌是《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 ,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 ,“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二、给加点字注音。
堤( )上 荇( )藻 蘸( )着 蝼( )蚁
三、将诗句中写错的字改正在括号内。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己变成灰尽。 ( )
2、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篷篙; ( )
四、请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 )
2、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