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背)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背)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9 14:00:01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统一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
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措施: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
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2021·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期中)有学者评价某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但“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则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他评价的是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答案】C
【详解】
依据“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可知对应的是隋朝,隋朝传至二世而忘,虽然统治时间短暂,但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如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南北交流,隋炀帝时期还创立了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和发展,隋朝在中央官制方面实行三省六部制,也为后来的唐朝等朝代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中)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唐朝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秦朝修长城,隋朝修建大运河;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秦朝传到秦二世,隋朝到二世隋炀帝;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等,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等。由此可知,隋朝和秦朝最类似,A项正确;东汉王朝统治时间自25年到220年,不曾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也没有修建大型工程,排除B项;东晋不是大一统政权,没有修建大型工程,排除C项;唐朝自618年建立,至907年灭亡,存在时间长久,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以长安为都城建立起新的政权。该政权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A项正确;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排除B项;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排除C项;1127年灭北宋,同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排除D项。故选A。
4.(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始皇灭六国 B.隋灭陈朝 C.元灭南宋 D.唐朝建立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B项正确;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元的统一结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均与题干“三国两晋南北朝”不符,排除AC项;唐朝没有结束长期分裂局面,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1·辽宁立山·七年级期中)宋朝李钢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此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实现国家统一 D.开通大运河
【答案】C
【详解】
材料“混南北为一区”是对隋文帝实现国家统一功绩的描述,C项正确;材料与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发展无关,AB项排除;开通大运河是隋朝的功绩,D项排除。故选C。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
开通条件:
①隋文帝的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2.一中心,两至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图片解读】
解读: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6.(2021·河北栾城·七年级期中)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地区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统一
【答案】C
【详解】
依据题干“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首先是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加强南北地区经济的交流,C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排除;D不是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排除;故选B。
7.(2021·广东龙门·七年级期中)唐朝诗人皮日休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答案】C
【详解】
据材料“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可知,大运河北通“涿郡”,南达“江都”,贯穿南北,有利于南北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C正确;据所学可知,隋朝短暂而亡,故A违背史实;大运河贯穿南北,有利于南北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但与“中外文化交流”无关,B错误;早在大运河开凿(605---611年)前,隋朝就已经结束分裂实现统一(589年),D错误。
8.(2021·山东滕州·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大运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D.是隋文帝在位时期修建的
【答案】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大运河是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的,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大运河开通后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9.(2021·山东高青·七年级期中)唐朝进士李宏宇要从余杭到洛阳去,他要经过的几段运河是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河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D.通济渠、邗沟、江南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唐朝进士李宏宇要从余杭到洛阳去,他要经过的几段运河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B。
10.(2021·河北路北·七年级期中)“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上述诗句反映的制度初步建立是在
A.唐玄宗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隋文帝时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可知,诗句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度初步建立,D项正确;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
2.过程:
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③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③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④爆发农民起义(结果,也是灭亡直接原因)。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11.(2021·山东潍坊·七年级期中)唐代诗人孟郊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表达新科进士高中之后的愉悦心情。进士科的设立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答案】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故B项正确;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A项;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完善了科举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12.(2021·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博士说:“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秩序。”对此,下面的理解准确的是
A.统一——隋炀帝 B.工程——都江堰
C.制度——科举制 D.秩序——废丞相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因此根据材料理解准确的是“制度——科举制”。选项C正确;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统一南北,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排除A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排除B项;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排除D项。故选C。
13.(2021·山东济阳·七年级期中)如下图示意图①处应填入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答案】D
【详解】
根据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唐朝时期完善了科举制度,宋朝时期发展了科举制度,清朝时期科举制度废除。故D符合题意;皇帝制度是在秦朝建立,A排除;世袭制度开始于夏朝,排除B;刺史制度是西汉时期监察制度,排除C。故选D。
14.(2021·广东·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材料表明科举制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流动
C.根据血缘关系选拔人才 D.会使名门望族败坏名声
【答案】B
【详解】
“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这表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流动,故B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府的行政效率,故A错误;科举制是根据才能选拔人才的,故C错误;名门望族是因为子孙不肖而败坏的,故D错误。
15.(2021·湖北武昌·七年级期中)隋末起义军在发布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炀帝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罪”与“恶”的是( )
A.三次征辽东 B.征发大批劳动力
C.开创科举制 D.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故C正确;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还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因此属于“罪”与“恶”,故AB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拓展延伸】
1)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
①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③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④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修长城,隋开运河。⑤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同意。此诗在赞扬运河在今天在南北交流和交通运输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隋炀帝自己的享乐的话,他的功劳就跟大禹治水一样大。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增加了负担和劳役,正确的方法应该从两面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一、隋的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统一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
③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措施: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粮仓丰实;
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1.(2021·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期中)有学者评价某个朝代: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多年,但“留下的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和政治遗产,比如大运河、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则直到明清两代都让人受用无穷”。他评价的是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2.(2021·山东济宁·七年级期中)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东晋 D.唐朝
3.(2021·福建平和·七年级期中)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以长安为都城建立起新的政权。该政权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4.(2021·河南禹州·七年级期中)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始皇灭六国 B.隋灭陈朝 C.元灭南宋 D.唐朝建立
5.(2021·辽宁立山·七年级期中)宋朝李钢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此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实现国家统一 D.开通大运河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
开通条件:
①隋文帝的统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2.一中心,两至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图片解读】
解读: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6.(2021·河北栾城·七年级期中)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地区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统一
7.(2021·广东龙门·七年级期中)唐朝诗人皮日休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以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8.(2021·山东滕州·七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大运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D.是隋文帝在位时期修建的
9.(2021·山东高青·七年级期中)唐朝进士李宏宇要从余杭到洛阳去,他要经过的几段运河是
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河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D.通济渠、邗沟、江南
10.(2021·河北路北·七年级期中)“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上述诗句反映的制度初步建立是在
A.唐玄宗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隋文帝时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中门第。
2.过程:
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③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②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③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④爆发农民起义(结果,也是灭亡直接原因)。
2.概况:山东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
11.(2021·山东潍坊·七年级期中)唐代诗人孟郊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表达新科进士高中之后的愉悦心情。进士科的设立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2.(2021·福建福州·九年级期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博士说:“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秩序。”对此,下面的理解准确的是
A.统一——隋炀帝 B.工程——都江堰
C.制度——科举制 D.秩序——废丞相
13.(2021·山东济阳·七年级期中)如下图示意图①处应填入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刺史制度 D.科举制度
14.(2021·广东·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期中)“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而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发达。”材料表明科举制
A.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B.有利于社会各阶层流动
C.根据血缘关系选拔人才 D.会使名门望族败坏名声
15.(2021·湖北武昌·七年级期中)隋末起义军在发布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炀帝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罪”与“恶”的是( )
A.三次征辽东 B.征发大批劳动力
C.开创科举制 D.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拓展延伸】
1)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
①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③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④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修长城,隋开运河。⑤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同意。此诗在赞扬运河在今天在南北交流和交通运输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隋炀帝自己的享乐的话,他的功劳就跟大禹治水一样大。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增加了负担和劳役,正确的方法应该从两面看。